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
作文(任选一题)(30分)
(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0到18岁的人为儿童。正处在不断走向成熟、理性年龄阶段的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还是一个“儿童”呢?是否感受到有些宝贵的东西正与你渐去渐远?对此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2)67年前,记者爱德华·肯尼迪和16名同行同时获得二战德军投降的消息后,只有他一个人违背军方要求,对全世界发布了消息。他坚持,“真相可以等,但绝不是为了政治”。结果,他被美联社扫地出门。如今,美联社公开道歉,承认他才是对的——“当战争结束,消息就不应被控制,世界需要知道真相。”只可惜,肯尼迪永远听不到这些告白。他死于1963年的一场车祸。
读了以上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1)本题意在提醒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保持那些与儿童性相关的可贵的生活状态、精神品质,如童心、童趣、纯真、天真、活泼,求知欲、好奇心、想像力甚至“野蛮”等。可以通过自身的经历、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对这些或某一种与儿童性相关的宝贵东西的追求,或是对成长过程中这些或某一种宝贵的东西与自己渐去渐远的反思。写作要围绕“儿童性”展开,以“我”或“我们”为叙述主体。本题要求写成记叙文。
(2)? 1. 材料的整体把握
这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是爱德华·肯尼迪为了“真相”违背军方命令向世界发布德军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以“有这样一个地方”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可写身边发生的真实人事,也可虚构,800字左右。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命题作文“痴迷”写作导引及佳作
文题回顾:痴迷:深深地迷恋。(《现代汉语词典》)(70分)
试以“痴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
无
	本题解析:
一、关于审题
这次命题作文审题并不难。题目的提示语只有一句话,也就是《现代汉语词典》对“痴迷”的解释:深深地迷恋。细细咀嚼,它给写作者界定了“痴迷”的语域:迷恋,而且是程度非常之深——深深地喜欢,为之迷,为之狂,为之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执着其里,陶然忘情。这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喜爱、兴趣可比的。因此,作文时能否在行文中体现出“迷”、“痴”的程度,以示与一般意义上的“喜欢”、“兴趣”的区别,也是非常关键的。
作为只有一个词语的命题,“痴迷”给了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天,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弗里茨·克莱斯勒在一家乐器店偶然看到一把绝色的小提琴。他一见倾心,无奈钱不够。等他从家拿了钱再赶回乐器店的时候, 那把小提琴已被一位收藏家买走了。
  克莱斯勒心有不甘,辗转找到了买家的住所,想要说服他把小提琴转卖给自己。可那位收藏家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藏品,不想拱手让人。”克莱斯勒于是向主人提出了一个请求:“在把它的生命交付给寂寞之前,能否让我用它最后拉一支曲子?”
  他的要求得到了主人的许可。当哀怨的琴声如诉如泣地从琴弦上倾泻而出的时候,收藏家被这动人的琴声震住了,他激动地说:“这把琴应该属于你,我没有权利把它据为己有。只有你才能赋予它生命,才能让世人听见它灵魂的歌唱。”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自拟题目;④不要脱离材料作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写作。
  “仇富”是近年来被屡屡提及的字眼,被“仇”的对象包括政府官员、企业家,甚至一些专家、教授。?7月19日,在湖南车展上,袁隆平为老伴挑选座驾,无意中透露出“已有六七辆车”。针对他坐拥六七辆车的新闻,网友则呈现众口一词的支持,甚至有网友直言:“给袁老配飞机都不过分。”为何会出现这种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人们仇视的真是“?富裕”吗? ?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谈谈你的看法和感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