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3-02 21:45: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每当换季的时候有些人总会发现皮肤干燥,搔痒难忍,却并没有明确的部位,抓挠也无处下手,这其实是血液中的维生素含量过低造成的。
B.城亦如人,性情品味各异:杭州水灵飘逸如妙龄女子,北京方正权重有天子龙颜;上海乃华丽世家几经事变奢华不改,广州却是新起富豪独据南天。
C.为了便于运输和销售,厂家就在酸奶中添加一些增稠剂,让它变成黏稠的半流体,这样,无论怎么震荡,它都不会变成液态,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普通酸奶。
D.“不为圣贤,便为禽兽。”此联表明了曾国藩破釜沉舟的坚决态度,不流于俗的雄心壮志:只有做圣贤一条路可走,否则便坠落为禽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诗经·氓》)
(2)工欲善其事,??????????????。(《论语·卫灵公》)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4)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5)??????????????????,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6)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惠崇〈春江晚景〉》)


参考答案:(1)夙兴夜寐(2)必先利其器(3)驽马十驾(4)渚清沙白鸟


本题解析:(1)夙兴夜寐(2)必先利其器(3)驽马十驾(4)渚清沙白鸟飞回(5)东船西舫悄无言(6)春江水暖鸭先知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下面几个话语情境分别存在表述不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使之准确、得体。(5分)??
情境一?电视剧《新水浒传》中,晁盖送给捕头雷横十两银子,雷横一边接过银子一边说:“多谢晁大哥,那我就笑纳了。”
情境二?某杂志上的一条请柬:“我明天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
情境三?记者连载报道:“鸣翠湖开放后,我已多次光顾,不论是春天的姹紫嫣红,还是冬天的玉树琼枝,我都领略过。……”??
情境四?电台新闻广播稿:5日以来的多场豪雨,造成阿里山景区道路阻断……滞留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1)??????????????改为?????????????
(2)??????????????改为?????????????
???????????????改为?????????????
(3)??????????????改为?????????????
(4)??????????????改为?????????????


参考答案:(1)“笑纳”改为“收下”(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的准确得体。语言得体是指能够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根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这里“笑纳”应是指请别人收下自己东西是的谦词,此处应该为“收下”。“乔迁新居”指对别人搬家的祝贺,不能用于说自己。可改为“搬新家”。“府上”是指别人的家,可改为“家中”“舍下”等。“光顾”多用于商业场合,如去商店、超市等。可改为“游览”。“可望”不适于新闻广播稿中,易于造成语音歧义。可改为“有望”。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小燕所在的班级中“酷毙”、“哇噻”等词流行起来,她也觉得喊得很“爽”。不久,班里的同学开始使用“酱紫”、“GF”(女朋友)、“PMP”(拍马屁)等词语,起先她听得一头雾水,不知同学是从何处学会这种语言的,但很快也就学会娴熟运用这些词语。小学生们说他们不喜欢“一本正经”的话语交流,认为使用一些有趣的Q言Q语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而且简单明了,表达直接。
材料二:多年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陈老师告诉记者,一次,一个学生通过QQ给她发了条信息“酱紫,偶要稀饭,陈老师,88”。看到天书一样的网络语言,陈老师上网有意识的去接触网络语言。通过对网络语言的了解,她感觉到,在小学阶段,网络语言应加以控制,不然,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答:                                          
(2)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两则材料体现出的问题的看法(不少于150字)。 (7分)
答:                                         


参考答案:【答案】(1)在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问题上,老师和孩子各执一词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等能力。第一小题要求概括材料内容,需要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意思,第一则主要表明了小学生对网络语言的态度(喜欢、有趣、好用);第二则表明了老师对网络语言的态度(要控制,有负面影响)。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即可。第二小题首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应该支持老师的观点),然后就小学生使用网络语言的弊端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当之无愧/一夫当关外强中干/干鲜果品乳臭未干/无色无臭
B.果实累累/罪行累累三年五载/载歌载舞弹无虚发/弹冠相庆
C.踏踏实实/脚踏实地不枝不蔓/顺蔓摸瓜应有尽有/应接不暇
D.乘风破浪/千乘之国称兄道弟/称心如意否极泰来/臧否人物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A项依次读dāng/dāng、gān/gān、xiù/xiù;B项依次读léi/lěi、zǎi/zài、dàn/tán;C项依次读tā/tà、màn/wàn、yīng/yìng;D项读chéng/shèng、chēng/chèn、pǐ/p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