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一)
2017-03-02 21:45: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常言道,“众口烁金,积毁销骨”。谣言借助微博这个平台,会产生更广更大的传播力,也因此对事实真相具有了更大的“杀伤力”。
B.独自漫游于布满沧桑的青石巷上,看柔情的江南徘徊在荒芜的时光里。西子湖畔,杨柳依依,洗涤一世风情。碧波荡漾,点缀阵阵涟漪。
C.中国航母的入役体现了中国国防和外交战略正在试图对外部变化作出反应,特别是震摄对中国日益咄咄逼人的亚太邻居们。
D.建设美丽中国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艰苦卓绝的努力,预计到建国一百年的时候,美丽中国的雏型会基本形成。



2、单选题  选出下面每组句式不相同的一项
A.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B.今是溪独见辱于愚戍卒叫,函谷举
C.断头置城上有碑仆道
D.而今安在哉余是以记之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1)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________。
(2)真正的________,必然是当朋友的尊严受到侵犯,作为朋友必与他一起挺身而出,而不是萎缩在某个角落。
(3)他嘴巴特别?________?,多拗口的“绕口令”都难不住他。????
< style="WIDTH: 249px; HEIGHT: 84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249">A.寥廓?
B.辽阔?
C.寥廓?
D.辽阔? 意气? ?
义气? ?
义气? ?
意气? 利索?
麻利?
利索?
麻利?



4、单选题  【题文】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省委领导在调研民营经济及台资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问题时指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对所有市场主体   的发展大环境。
②在欧洲历史上,体育、艺术界和上流社会有很深的渊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足球和艺术成为可以
   的文化现象。
③C罗表示现在的球队与两年前欧洲杯上的已经不可   ,他虽然尚未恢复百分百状态,但是仍然会尽力帮助球队取胜。

A.一视同仁同日而语等量齐观
B.一视同仁等量齐观同日而语

C.等量齐观一视同仁同日而语
D.等量齐观同日而语一视同仁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5分)
⑴哀吾生之须臾,??????????????????????????????????????????????。(苏轼《赤壁赋》)
⑵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王羲之《兰亭集序》)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⑷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依依墟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⑹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游山西村》)
????????????????????????,尽西风,季鹰归未?(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⑻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李清照《声声慢》)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