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03-02 21:48: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夫 缀 文 者 情 动 而 辞 发 观 文 者 披 文 以 入 情 沿 波 讨 源 虽 幽 必 显 世 远 莫 见 其 面 觇 文 辄 见 其 心 岂 成 篇 之 足 深 患 识 照 之 自 浅 耳(选自《文心雕龙·知音》)


参考答案: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本题解析:参考译文:写文章是内心有所活动,然后才表现在文字之中,阅读文章却是先看作品的文辞,然后再深入到作家的内心。从末流追溯到根源,即使隐微的也可以变得显豁。对年代久远的作者,固然不能见面,但读了他的作品,也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内心了。难道担心作品太深奥吗?只恐怕自己辨识鉴察太浅薄罢了。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悠悠我心。但为君故,??????????。呦呦鹿呜,食野之苹。??????????,鼓瑟吹笙。???(曹操《短歌行》)
日月忽其不淹兮,????????????????。惟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2)???????????????,天气晚来秋。?????????,清泉石上流。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道之反存,
????????????


参考答案:
(1)青青子衿沉吟至今我有嘉宾春与秋其代序恐美人之迟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嗔怪/瞋目偃仰/揠苗助长缔造/真谛慰藉/声名狼藉
B.烙印/奶酪晦气/诲人不倦污垢/诟骂塑料/推本溯源
C.缥缈/剽悍溃烂/功亏一篑掂量/玷污自诩/栩栩如生
D.针灸/内疚讴歌/呕心沥血辍学/啜泣逶迤/虚与委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句中字形错误的一项:()
A.震憾战栗斥骂涵括
B.迥然沧桑包袱谛听
C.潺潺伫立馈赠匀称
D.黯然暮霭和蔼闲暇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震撼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俄关系已进入互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互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在发展双边关系、处理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两国的契合点很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很多。
B.美国《预防》杂志刊文指出,年龄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如果每天买菜、煮饭、干家务活的时间在一小时以上,他们的身体会更健康。
C.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打破高考户籍限制,从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阶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山东户籍的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报名参加高考。
D.新落成的高铁车站的配套设施较以前的普通车站有了明显改善,高清大屏幕24小时不间断地提醒旅客警惕防骗防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成分残缺,“进入……”缺少宾语,可以补上“新阶段”。B.“买菜、煮饭、干家务活”不合逻辑,分类不当。D. “警惕防骗防盗”否定不当,意思弄反了。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