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2 21:54: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山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小题1: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这首诗写出了山寺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4分)
小题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答:“透”字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①,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注】①逐臣:是被放逐之臣,这里指贾谊因力主改革,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这首诗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本诗采用了“欲抑先扬”(或“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汉文帝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此去经年,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2)_____________,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锦瑟无端五十弦,____________ 。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参考答案:(1)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2)乱石穿空?一时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辰”。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闺 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 本诗标题为“闺怨”,一开头却写“闺中少妇不曾愁”,是否违反了题意?
(2)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为什么“陌头杨柳色”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参考答案:(1)没有违反题意。前面写“不曾愁”,正是为后面的“悔”作铺


本题解析:
(1)第一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篇章结构。抑扬: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 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法、欲抑先扬法。
《游园不值》 南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贾生》?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8分)
旅夜抒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小题1:这首诗前四句写景阔大雄浑,这似乎与后文的感情抒发相悖,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一句,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谈谈你的看法。(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前四句所写之景虽然雄浑开阔,但雄浑开阔中流露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