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2 21:54: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
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
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
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
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
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
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

A.②⑤④③①⑥
B.④⑤③②⑥①
C.⑥⑤③②①④
D.④②⑤①⑥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④句承接上文“北方”。②句具体写“瓢泼大雨”。⑤句写“瓢泼大雨”的作用和北方“雨”“晴”变化的特点。①句用“忽晴忽雨”回应上文。⑥句③句续写 “雨”“晴”变化的特点,③句解释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倜傥(tì)深邃(suì)栈道(zhàn)东渐于海(jiān)
B.徇私(xùn)篡权(cuàn)缧绁(léi xiè)讷口少言(nà)
C.巡狩(shòu)陂池(bēi)衅社(xìn)力能扛鼎(gāng)
D.谮言(zèn)诌媚(chǎn)狎侮(xiá)稳操胜券(quà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 ] (1)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同时既是完成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生存于永恒之中。
(2)如果说,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2003年的改革进军号的最强音的话,那么,2010年的最强音,就应该是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_____社会了。
(3)有????????的人不会在别人需要宁静时旁若无人地喧哗。
A.共鸣 和谐 修养
B.共振 协调 教养
C.共鸣 协调 修养
D.共振 和谐 教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挑衅xìn惩罚chéng
暴殄天物zhěn开门揖盗yī
B.角色jué戛然jiá
徇私枉法xún刚毅木讷nè
C.强劲jìng饮马yìn
穷兵黩武dú擢发难数zhuó
D.戏谑nuè参与yù
力能扛鼎gāng???怏怏不乐yàng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暴殄天物tiǎn,徇私枉法xùn ,戏谑xu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是  
A.契诃夫写过许多有影响的小说,故事性并不强,但都能牢牢抓住读者的心。
B.什么地方什么条件下可以找到什么样的美登木?植物学家了如指掌。
C.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了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D.“完了?”赵大爷不觉失声地说,“哪里会完得这样快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问号改为逗号,这里没有疑问,只是陈述。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