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刘敛)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请从动静结合角度说说这首诗的表达(构思)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乐府诗,完成小题。(8分)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①,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②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旧人从阁去。
新人工织缣③,故人工织素④。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注:①蘼芜,香草名,叶子可做香料。②手爪,指女子的针线手艺。③缣,黄绢。④素,白绢,价值比缣高。
小题1: 这是一首有名的弃妇诗。请对诗中的弃妇——“故人”的形象作简要分析。(4分)
小题2: 结合全诗,谈谈该诗在写作上有哪些主要特色。(4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小题。(8分)
葛 溪 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①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①漏:漏壶,古时计时器。②这首诗写于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作者自临川赴钱塘(今浙江杭州)途宿驿中。
小题1: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心情烦乱。诗人 “心乱”的原因有哪些?请具体说明。(4分)
小题2:从全诗看,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4分)
小题3:答案要点:①身在病中②思念故乡(或漂泊天涯 或独宿驿馆)③感慨时世 (或感时伤世、忧时、
忧国忧民或壮志难酬)④秋景凄凉?(每点1分)
小题4:答案要点:①直抒胸臆,二、三两联直接抒发夜宿葛溪驿所感;②借景抒情,首联描写葛溪的
环境,营造寂寥凄清的氛围;尾联以黄叶鸣蝉衬托自己的烦乱心境(每点2分,意对即可)
4、阅读题 阅读屈原的《国殇》,完成1~3题。 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炅怒,严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迢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炅。魂魄兮为鬼雄。
【注释】吴戈:昊地产的戈,当时这种戈最锋利。错:交错。毂(gǔ):车轮中心的圆木。短兵:刀剑一类的兵器。若云:像云一样多。矢交坠:流矢在双方阵地上纷纷坠落。凌:侵犯。阵:阵地。躐(liè):践踏。行(háng):队伍的行列。殪(yì):毙。右刃伤:右边的骖以也被兵刃伤。霾:通“埋”。絷(zhí):绊住。援:拿。玉枹(fú):嵌玉饰的鼓槌。天时:天象。怼(duì):怨愤。威灵:神灵。严:痛杀。反:返。忽:渺茫无际。惩:恐惧。武:力量强大。神以灵:神灵显赫,指精神不死。为鬼雄:鬼中的英雄好汉。
1.对下列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操吴戈兮被犀甲——被:通“披”。
B.旌蔽日兮敌若云——旌:表扬。
C.带长剑兮挟秦弓——挟:夹在腋下。
D.终刚强兮不可凌——凌:侵犯。
2.对下列诗句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旌蔽日兮敌若云战旗遮蔽了太阳啊,敌人像云一样涌上来。
B.天时怼兮威灵怒天昏地暗,鬼神震怒。天时怒,天阴沉得要塌下来,极力渲染战争气氛。
C.平原忽兮路迢远平原渺茫辽阔,离家路途遥远。
D.子魂魄兮为鬼雄忠魂毅魄啊,永远都是鬼中的英雄。体现了广大人民复仇兴国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3.对这首诗的题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国殇,泛指为国牺牲的人。这是一首赞颂为国牺牲的将士的歌。
B.国殇,为国而死的人。这是一首祭奠神灵的歌辞。
C.这首诗通过祭奠阵亡将士,歌颂了在卫国战争中英雄们崇高的品质与宁死不屈的坚强斗志。
D.这首诗用祭者的语气,沉痛地描述了楚秦战争的历史真实情况,表现了屈原的思想感情同人民血肉紧密相连。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1: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
小题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_______________ ?????? (孟子《鱼我所欲也》)
小题3: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小题4: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小题5:朝搴阰之木兰兮,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小题6:不宜 _____________,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7: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小题8: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