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6 04:18: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曾几何时,我们对流行的痴情,远远大于对文化的渴求;曾几何时,我们对网络的狂热,大大高于对经典的注意。
  请以“阅读经典”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
  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
  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
  我们常想……
  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
请以“就从现在开始”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按要求作文。
兰?亭
远?方
花开花落
生死沉浮
演绎着自然与人生的悲欢
今人浮躁的心灵
更需栽种兰花,建造兰亭
抒写新的兰亭华章
这首小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请以“栽种兰花,建造兰亭”为话题,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少于700字。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范文一
谁来拯救我们浮躁的心灵
问世间钱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拼,在如今的社会里、用这改编的诗句来形容是最恰当不过了,人人知道“钱不是万能的”箴言,更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的俗语,可是很多把后者刻苦铭心记在脑海,于是不由自主的在欲望、诱惑面前迷失了自我,误入歧途,为什么他们到身败名裂、锒铛入狱 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的结局才追悔莫及呢?难道一开始他们就不知道那样去做会后果不堪设想吗?不!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事?也知道可能会导致凄惨的下场,只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吧了,这正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中“投机取巧”的心理, 所以社会才每天那么多揪心的“新闻”在发生,在这21世纪的今天的中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局面,,人们那浮躁的心理也越来越沉重,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怎么了?谁来拯救我们那颗浮躁的心灵?这让我陷入了沉思 、深思 、反思!
谁来拯救我们浮躁的心灵?钱能帮我们解决吗?肯定一定程度上可以缓减一下,但是在一定社会生产力下,它资料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物质难以满足无限的欲望,浮躁的心灵是始终无法沉淀下来,如今是不管有钱人还是没钱人浮躁心理都是忽隐忽现,大学生自杀 到博士跳楼,富士康员工到企业高管的寻死,强奸抢劫 杀人放火,贪污腐败 骄奢淫逸的事情已是司空见惯了,这一系列的极端的问题都是源于最初心灵的浮躁,没有颗坚定不移的积极的向上的正面的信仰,中国人就是缺乏信仰,一旦跳跃所谓的道德底线什么事都可以干出来,跳跃道德底线便碰到法律的红线, 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有时只时间的问题,尽管如今我们是法治的社会主义国家,面对这种危害社会的问题处理很严,很可惜是治标不治本,杀一儆百效果甚微了。最关键从源头开始,拯救我们浮躁的心灵,当我因为理性与现实的差距的感到不满足或不平衡时候我告诉自己有人比我更差,当我因为所处有优越感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有更多的人比自己好,比下有余比上不足,我也坚信着个信念,这样很好平和自己内心矛盾,我们得跟自己比,跟别人比不小心就误入了歧途,迷失自我。?在物欲横流充满无限诱惑的社会里,谁来拯救我们浮躁的心灵?让我们人生在正轨上道路上行驶走向辉煌,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人生观 价值观,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记住“君子爱财取有道 用之有度”,“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古训,很多人已经用青春和生命检验过其真理性了,检验的代价也不菲的,你愿意再次检验一下吗?
范文二:读《兰亭集序》有感
在暮春之时,群贤会于山阴之兰亭,依靠在两岸的崇山峻岭上,穿梭于茂林修竹之中。聆听着清流的清脆声与激湍奔腾的怒吼,在美丽的山水画中畅叙幽情,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然而在这俯仰之间,无限的快乐也将衬托出几分惆怅。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作者感叹生命的短暂,却又“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得以看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的珍惜。
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告诉了我们如何看待死亡。而看了《兰亭集序》之后,我明白了自己该如何活着。正如泰戈尔所说:“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死,我们害怕;即使碰到了它的衣角我们也惊慌不已,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远离,希望一直不会在某个转弯路口,碰见它。生,我们留恋;在年轻时,我们忘却关注这个世界;年老后,我们多想一直睁着眼睛,多想看看这即将离我远去的世界。人总是这样,在失去之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眼前的美好,只留下唉声叹气,抱怨当时的无知。  
时间如白驹过隙,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们是激起千层大浪,还是默默无闻,随之而逝?美好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珍惜生命的一分一秒。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充满无限生机的世界里,我们更应该怀有乐观的心态,抛去无谓的遐想,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你无需邀请群贤畅游兰亭,你不必一觞一咏,出口成章,你也不必仰观宇宙,俯察品类,你只需抓紧流淌在你身边的一分一秒,让时间成为你生活的最佳伴侣,让时间充实你的生活,也让时间填补你人生无常,人生短暂的遗憾。


本题解析:这个作文材料的审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可以化以为易。先看材料,一是跟《兰亭集序》的主题思想有关,二是针对的是今人浮躁的心灵。那么《兰亭集序》的主题是什么呢?主要抒发的是“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面对人生的短暂,我们是及时行乐,还是发奋作为?面对功名利禄,我们是心浮气躁亟亟以求,还是保持宁静的心境去探求人生的真谛?兰亭,是一处能让我们去静观人生的净土;兰花,是一种能让我们保持高尚情操慰藉。
大致明白了材料的内涵,我们就可以去构思一篇议论文了。注意题目明确规定是写议论文。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
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
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
参考标题:
1、 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
2、 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
3、 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
4、 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
5、 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
6、 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
7、 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现代社会,无论是在政治领域、文化教育领域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速度”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高速增长、火车提速、速成、速递、速记、速配、快餐、快读……。“速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但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环境恶化、身心疲惫……
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认识?请以“速度”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