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3-06 04:17: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名句名篇默写
(1)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借言秦过失,为汉帝谋“长治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杜牧的《阿房宫赋》:“呜呼!?,非秦也;?,非天下也。”借秦灭王的教训批评唐统治者广建宫室。李白《将进酒》中有一句突出表现诗人对富贵豪华生活的鄙弃的一句是?,但愿长醉不复醒。
(2)“乐府双璧”指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和《木兰诗》。
“文艺复兴”指14至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就文学说,意大利诗人?、英国戏剧家莎土比亚是代表人物。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谩骂(màn)纨扇(wán)捂盖子(wǔ)悬崖勒马(lēi)
B.柏油(bǎi)谄谀(chǎn)干细胞(gān)数典忘祖(shǔ)
C.淆乱(xiáo)杳然(yǎo)看家戏(kān)觥筹交错(gōng)
D.胴体(tóng)碑碣(jié)溜溜转(liū)汗流浃背(jiā)



3、单选题  下列没有语病的是(?)
A.今年年初美英两国曾集结了令人威慑的军事力量,使海湾地区一度战云密布。
B.虽然大家都知道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 ,但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C.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4、语言运用题  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两部,仿照画线句子联系语境从某一侧面再写两个句子。(5分)
《家》 《三国演义》 《老人与海》 《唐?吉诃德》 《水浒传》 《边城》
长大后,我不再满足于童话带来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我时而在莺歌燕舞的花果山上嬉戏,时而在曲径通幽的大观园中流连,??。 文学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5、填空题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包身工》是一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他是现代著名剧作家,曾创作了________等著名剧作。著名的电影文学剧本________和________是他根据鲁迅和茅盾的原作改编的。
2.报告文学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的总称,它反映生活迅速、及时,是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它是一种既具有________,又具有________的体裁。就题材而言,要求必须选择________;就表达而言,要求必须用________的表现方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