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6 04:20: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对相关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登高》前半部分写登高见闻,后半部分重在抒情。首联着重刻画眼前景物,颔联着重描绘巫山落木、峡中江流的雄伟气象,颈联从时空两方面表现出诗人忧思的深广,尾联抒发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操和备尝艰难潦倒之苦的无限悲凉之情。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诗人仿佛回到了他的故都金陵,站在城上望着浩荡东流的长江,觉得自己的愁情就跟这江水一样,无时无刻不在翻波涌浪地流向东海。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此句采用融情入景的写法,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凄清的画面,这幅画面又出现在特定时刻——“酒醒”之后,整个画面充满凄清的气氛。
D.《声声慢》的词眼是“伤心”,“伤心”的情感溢满全词的字里行间。全词七组叠词,把词人微妙复杂的心理活动,仇怨孤苦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些叠词连缀成句,读起来短促、轻细而凄清,形成了吞声饮气的音韵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声声慢》的词眼应是“愁”。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也有人把诗眼说成“句中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以后又发展成为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据此可知,诗眼的含义有二:就一首诗而言是一联或某一句;就一句话而言是某一个字。第一,?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①全诗的主旨所在;②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③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第二、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诗眼一般是:①“句中眼”,即精炼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或词类活用的一个字。②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G20峰会11月初在韩国首尔紧锣密鼓地召开。和前几次不同的是,因为不久前出台了损人利己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这一次成了众矢之的,与会的各国首脑纷纷公开表态反对美国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首尔峰会成为很多国家批评美国单边主义货币政策的一个平台,奥巴马总统也因此颇有了一些四面楚歌的感觉。
A.紧锣密鼓
B.众矢之的
C.以邻为壑
D.四面楚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5分)
外表美只是一种花哨的东西,唯有内心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我们要提倡的美,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克洛德外表非常漂亮,表面上也是一个“好人”,却是蛇蝎心肠,内心非常丑陋,居然采用卑鄙下劣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一点罪恶感都没有。而伽西莫多?
?
这两个人,外表和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与丑。
1.《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的著名小说《?》。(2分)
2.请在文中划线部分填上合适的文字,注意内容与上下文相接,语言风格要一致。(3分)


参考答案:1.雨果《巴黎圣母院》?
2.外表极其丑陋,看上去是一个“坏人”,却是菩萨心肠,内心非常善良,为报滴水之恩宁愿肝脑涂地。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要点,不超过25个字。(3分)
15名选手,轮番上台,只要写错一个字,就立马被淘汰,比赛的激烈程度可见一斑。10月18日晚,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决赛落下帷幕,这档节目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于今年暑假周末黄金时间推出,自8月2日开赛以来,就引起社会关注,掀起一股“汉字热”,比赛考题频频受热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及外籍学生组成32支代表队参赛,比赛以“报听写”的形式进行,选手们比拼“写字”。
随着节目的走红,“骅骝、鸡枞菌、叱拔、服膺、铲刈、海晏河清”等比赛中出现的难度较大的词语也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建兰中学一位家长说,节目播出的当天,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作业:跟着电视节目抄写词语。难怪有不少网友感叹“汉字文化再一次流行起来了”。
??


参考答案: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掀起汉字热(或:《中国汉字听写大赛》热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本题解析:本题属压缩语段题型。根据这则新闻两段的内容,先筛选出中心短语——央视播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然后再根据播后反映筛选出“汉字热”或“引起社会关注”,最后规范表述即可。表述时要关注限制,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黎明即起,洒扫庭        ② 予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 且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    ④ 郦元之所见闻,与余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①台阶;②拜官,授职;③几乎;④大概。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