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相同的一项是
[?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2、单选题 下定义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下面各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用生物的化石来断定地质年代的观点,称为生物学地球观。
B.应用科学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又为生产实践服务的一门科学。
C.把胰岛素的遗传信息切下来,接到容易繁殖的大肠杆菌上面去,叫做遗传工程。
D.物理和数学是两门最严密的基础学问。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甲】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乙】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
严分宜①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轲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②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嫚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③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竞以青词④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①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更事:阅历世事。③祖龙:指秦始皇。④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既:已经。
B.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登上。
C.严更笑不可抑——抑:控制。
D.殆佛门所谓“定劫”欤——殆:几乎。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乃复遣之使去 ②乃令秦武阳为副
B.①一老僧倾听久之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
C.①而严竟以青词作相 ②而乃以嫚骂了事
D.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 ②荆轲和而歌
3.对“甲”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和宾客“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变徵之声”和荆轲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
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4.下列对两段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
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严分宜、王敏斋二人阅读《荆轲传》时的不同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请简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心胃痛一症,《内经》条目甚多,先辈名公,分为九等,极为详尽。《金鉴》遵之,编为歌诀而莫不有虚实之分,可谓无遗蕴矣。
曾忆邻村有医士姓王名维藩者,余同谱弟丹文茂才之族叔也,故业医.货药饵。邻有妇人病胃痛者请王治之,王用《海上方》中失笑散,服之立效。后凡有患心胃痛者。王辄以失笑散治之,效否各参半。王素食洋烟,一日自觉胃痛,亦自取失笑散服之,痛转甚,至夜半痛欲裂,捣枕椎床,天未明寂然逝矣。
因思失笑散为逐瘀之药,王之邻妇必因瘀血凝滞,故用之立效。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若概以失笑散施治,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
王用失笑散不知曾杀几人,故己亦以失笑死,殆冥冥中之报也。业医者,可不多读群书,以求其是乎。 ——《醉花窗医案》
17.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
(1)《金鉴》遵之(? )? (2)邻有妇人病胃痛者(? ? )
(3)王辄以失笑散治之( ? )? (4)殆冥冥中之报也(? )
18.“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是___(2分)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故业医,货药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0.医士王维藩服用失笑散丧命,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5、多选题 选出下列句中画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
A.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C.皆以美于徐公
D.王语暴以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