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4:21: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相同的一项是
[? ]
A.齐人勿附于秦
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
D.师不必贤于弟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定义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下面各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用生物的化石来断定地质年代的观点,称为生物学地球观。
B.应用科学是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又为生产实践服务的一门科学。
C.把胰岛素的遗传信息切下来,接到容易繁殖的大肠杆菌上面去,叫做遗传工程。
D.物理和数学是两门最严密的基础学问。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甲】荆轲刺秦王(节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乙】老僧辨奸
[清]沈起凤
  严分宜①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一日,同阅《荆轲传》。至樊於期自杀处,严曰:“此呆汉也,事知济不济,辄以头颅作儿戏耶!”遂大笑。王曰:“烈士复仇,杀身不顾,志可哀也!”遂大哭。
  又阅至白衣冠送别时,严复大笑曰:“既知一去不返,乃复遣之使去,太子丹真下愚也。”王又大哭曰:“壮士一行,风萧水咽,击筑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继阅囊提剑斫,箕踞高骂,严更笑不可抑,曰:“是真不更事②汉。不于环柱时杀之,而乃以嫚骂了事。”王更涕泗沾襟曰:“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③亦应胆落。”
  一时,哭声笑声喧杂满堂。一老僧倾听久之,叹者:“哭者人情,笑者真不测也。二十年后,忠臣义士,无遗类矣。”
  后,王官中牟县令,颇有政声。而严竞以青词④作相,专权误国,植党倾良,为明代奸邪之冠。老僧预知之,而不能救,殆佛门所谓“定劫”欤?(选自《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注】①严分宜:即严嵩,明朝中后期的大奸臣。②更事:阅历世事。③祖龙:指秦始皇。④青词;用朱笔写在青藤之上的奏章。明代中后期大臣多用青词邀宠。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易水上,祖,取道——既:已经。
B.于是荆轲遂车而去——就:登上。
C.严更笑不可——抑:控制。
D.佛门所谓“定劫”欤——殆:几乎。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复遣之使去     ②令秦武阳为副
B.①一老僧倾听久    ②皆白衣冠以送
C.①而严竟青词作相   ②而乃嫚骂了事
D.①老僧预知之,不能救 ②荆轲和
3.对“甲”选段句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和宾客“白衣冠”送行,说明这是生离死别,以示任务重大和艰巨。
B.“变徵之声”和荆轲的歌声,营造了悲怆的氛围。
C.“复为慷慨羽声”由悲哀转向激昂,同仇敌忾,给壮士以信心和力量。
D.这个场面描写,是全文情节的高潮。
4.下列对两段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一开头就道出了这是一场生离死别,送者和行者均沉浸于痛楚之中。
B.甲文描写音乐声由激愤转为悲凉,闻者之情由悲壮变为悲凉,高昂变为低沉。
C.乙文结尾处交代了严分宜、王敏斋二人的不同结局,照应了前文老僧的预言。
D.甲、乙两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都有神态描写,但乙文更注重对比手法的运用。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分宜未贵时,与敏斋王公读书菩提寺东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豪杰上报知己,至死尚有生气。铜柱一中,祖龙亦应胆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严分宜、王敏斋二人阅读《荆轲传》时的不同反应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不同性格。请简要概括二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C
3.D
4.B
5.(1)于是荆轲就上车离去,始终不曾回头看一眼。
  (2)严嵩还没有做高官的时候,和王敏斋在菩提寺的东院读书。
  (3)英雄豪杰报答自己的知己,到死的时候还有一股豪气。荆轲的匕首投中在铜柱上,秦始皇当时也应该吓破了胆。(意对即可)
6.严分宜只重功利、不重义节;缺乏同情心。王敏斋为人正直、看重义节,心地善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心胃痛一症,《内经》条目甚多,先辈名公,分为九等,极为详尽。《金鉴》遵之,编为歌诀而莫不有虚实之分,可谓无遗蕴矣。
曾忆邻村有医士姓王名维藩者,余同谱弟丹文茂才之族叔也,故业医.货药饵。邻有妇人病胃痛者请王治之,王用《海上方》中失笑散,服之立效。后凡有患心胃痛者。王辄以失笑散治之,效否各参半。王素食洋烟,一日自觉胃痛,亦自取失笑散服之,痛转甚,至夜半痛欲裂,捣枕椎床,天未明寂然逝矣。
因思失笑散为逐瘀之药,王之邻妇必因瘀血凝滞,故用之立效。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若概以失笑散施治,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
王用失笑散不知曾杀几人,故己亦以失笑死,殆冥冥中之报也。业医者,可不多读群书,以求其是乎。                ——《醉花窗医案》
17.解释文中加黑的字词(4分)
(1)《金鉴》遵之(?     )?    (2)邻有妇人病胃痛者(?    ? )
(3)王辄以失笑散治之(     ? )? (4)殆冥冥中之报也(?      )
18.“其余风寒暑热、饮食气郁,皆能致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是___(2分)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故业医,货药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不求其虚实,几何不误人性命乎。____________________
20.医士王维藩服用失笑散丧命,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7.(1)遵循,遵从(2)得……的病 (3)就 (4)大概(每个解释1分,共4分。)
18.心胃痛。(2分)
19.(1)原来以行医为业,买卖药材。(3分,译出大意给1分,评分要点:故、业、货。)
(2)又不去追究到底是虚症还是实症,这样的(医生)不妨害病人的性命(的情形)是不多的。(3分,译出大意给分,评分要点:求、几何、误。)
20.没有弄清病因,胡乱用药。(2分)


本题解析:17.考查文言实词与虚词在具体环境中的意义,要根据语言环境推测理解。
18.首段开头便说“心胃痛”,结合上文及本段文字可知句中地“之”指的是一种病,即“心胃痛”。(2分)
19.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须读懂原文大意,准确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译出大意给分,评分要点:求、几何、误。
20.归纳段中主要信息即可。(2分)
参考译文:心胃疼痛这个症状,在《黄帝内经》中条目很多,前辈名医们,总共把它归纳为九种病的症状,非常的详细。现在我借鉴并遵从古人们的那些著作,编成了虚实分明的口诀,可以说没有什么遗漏掉的内容。
我记得邻村有个叫王维藩的医生,是我同宗的弟弟秀才王丹文的表叔,以前行医卖药的时候,邻居有个妇女胃痛请王维藩来治,王维藩用海上方里记载的失笑散,那妇女吃了以后就见效了。往后只要有心胃疼痛的人,王维藩都是用失笑散给他们治疗,有效无效的各占一半。王维藩素常吸洋烟,有一天感到自己胃痛,也自己拿出失笑散来吃,痛得更加厉害了,到半夜里胃痛得好像要裂开一样,痛得他敲打枕头床铺,天没亮就静静地死去了。
我根据失笑散是驱淤血的药物来分析,王维藩的女邻居一定是因为淤血化不开引起的胃痛,所以吃了失笑散就见效。除了淤血以外,伤风感冒中暑、吃喝时造成的胃气凝聚,都能导致胃痛,如果全部胃痛的都用失笑散来治疗,而不探求胃痛的真正原因,怎么能不伤害别人的性命呢?
王维藩用失笑散给人治胃痛不知导致了多少人死亡,所以他自己也死在失笑散这味药上,可以说是冥冥之中的报应了。从事医生这个行业的人,怎么能不多读各类医书,以探求病症的起因呢?


本题难度:简单



5、多选题  选出下列句中画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
A.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B.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C.皆以美于徐公
D.王语暴以好乐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A表目的,译作“来,以便”。
B译作“把”
C译作“认为”
D译作“把”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