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4:21:5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以“于无声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参考答案:
例文
于无声处
情到深处,无言以喻,留下一片无声的细痕待心编织成一张柔软细腻的网,将这散于无声处的星星零零的情感收拢。
依稀记得很小的时候,第一次聆听乐团演奏的《梁祝》,当时我不曾深谙这曲调背后的深意,却为其中的无声之处而动容。只听得所有乐曲齐鸣时的将英台为山伯的殉情推向高潮。而后忽得无声无息,一种情感流淌散发之时,悠扬又起长笛独鸣,细腻温和又缠绵无尽铺出一幅化蝶得瑰丽和动容,也让我久久无忘这灵动的"于无声处"。
于无声处的情感,大抵是一种无言却无尽的交融。友人间的执手相看泪眼,无需言喻,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似乎这时在道些什么已无意义。无声的境界便是情感超越距离任载时空的永恒。联想起住宿时的一个清晨,朦胧醒来,睡眼望出窗外,远处的田野竟是紫霞的色彩。我心头一紧,不禁叹道:或许这无声无息的时刻便是我的苍茫中舆,是我的世界我的境界。此时依微闻得室友甜甜的酣眠声,于无声处是那么美。视线近了,便是母亲送我走入中考考场的一刻,她拉着我的手,我以为她要说什么,却半响无语。鼻子一酸,我明白这一刻的无声是千言万语道不尽说不明的爱。无需在说什么,无声或许真是情到深处的境界。
中国文化也追求无声。于无声处并非真是无声无息,而是思绪的延伸,想象的发散。日落尽,人影独立斜阳,大多是古来文人追寻的无声之境。我们时常惊叹诗中词中一人一景,静谧往往缔造更幽远深邃的意境,如同中华书法中那黑字白章间独特的留白,恰若书法中的无声之处,体现一种心胸的博大,文化的精神。
于无声处,更是一股道劲,它冲击心灵的力量,甚至胜过千军万马。你可曾见过蓝天下的挚爱中聋哑孩子手执蜡烛的无声的歌唱,虽然没有一丝声响却穿越一切地震撼心灵。你可曾见过黄山绝壁的石缝中挺拔而出的苍树,可曾讲过江湖河畔的冬梅一枝,它们的无声的坚韧在妙笔丹青者笔下便是傲然霜雪,铮骨绝唱的坚贞与豪迈,怎又能说"无声"是无声!于无声处,同样是意志与精神的绝唱。
当苍穹被第一缕阳光照射,树影斑驳撒在前方的路上,到处是无声无息萦绕着行路的人们,感知这于无声处,人生的奇妙境界。


本题解析:
“于无声处”出自于鲁迅的诗歌,原句为“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意思是在社会沉寂无声的时候,自己浮想联翩,心系国家,透过变幻的风云似乎听到了惊雷之声,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希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在无声之处体会到了另一种深深的情感。这就告诉我们,“无声”不等于“无有”,而是蕴涵者无穷无尽的事物、情感,可以观、可以感、可以品、可以思,“无声”有时是可以胜过“有声”的。
既然如此,我们就完全可以“精鹜八极,神游万里”,把世间的一切纳入到“无声”之中去,联想的天地是无限广阔的。我们可以在“无声”中思考宇宙、人生,也可以在“无声”的事物里感知真情、体悟哲理,更可以在“无声”的体味之后,发出有声的呼唤甚至呐喊。
“于无声处”,我们可以看到宇宙、天地、自然、山川、田园、花木虫鱼、历史遗迹、现代风物……它们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许多;“于无声处”,我们可以思考科学、文化、艺术、生活……它们可以引导我们不断的探索;“于无声处”,我们可以感受亲情、友情、人间情、思乡情、民族情、爱国情……它们可以温暖我们鼓舞我们。例如明月无声,可以勾起海峡两岸团圆情,也可以激发探索宇宙奥秘的雄心(嫦蛾一号);又如夕阳下的虎门古炮,可以触发我们的民族情感,激发我们中华崛起的壮志;再如雷锋雕像无声,可以启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和人生价值;历史无声,可以作我们的镜子,悟透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题材是极其丰富的。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吴玲老师是郑州市第二十二中学的数学老师,2003年被确诊为癌症,但她没有就此停下脚步,而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着自己最后的力量。吴玲老师在病床上做的最后一件事,是托人把一封信交到她所教的班级,上面写道:“同学们要听新老师的话,为班级争光。××同学要懂得控制自己,少去网吧上网。最近有一本书,很适合同学们阅读……”2004年7月12日,吴玲老师病逝。
  吴老师是一个平凡的人,一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吴老师“把爱心献给鲜花和泥土”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
  有时,人生确实没有巨大的波澜,都是在平凡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结果不尽相同:有的人一生碌碌无为;有的人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请以“平凡和伟大”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英国首相乔治和朋友在院中散步,他们经过每一道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有必要吗?”朋友纳闷地问。乔治微笑着说:“哦,当然有必要,我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当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令人沮丧的失败,然后又可以去重新开始。”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⑴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⑵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本材料是关于乔治和朋友散步时随手关门的故事。这则材料立意可以从乔治的话语中来得到。“当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令人沮丧的失败,然后又可以去重新开始。”乔治关上身后的门,也关上了世界的大门,曾经走过的路上的崎岖、坎坷,或是平坦、鸟语花香,再回首时都已经被一扇门阻拦住了。关上身后的门,不要让过去萦绕心头,才能去放眼未来。同时关上身后的门,看似是个简单不经意的动作,但做到它,必须要有转身面对过去的勇气,敢于正视,才能从容地关上门,从容地去面对前方。因此我们可以从“关上身后的门”“勇气”等方面来立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只要全面理解材料内容,自己确定标题,在此基础上写作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毛遂自荐”,指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请罪”,指主动承认错误,终于化解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指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是啊,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以“主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虹看到弧形的石桥,说:“我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石桥回答:“你那样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会是永恒的。”
(2)宋朝诗人卢梅坡有诗云:梅雪争春未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中的两段文字讲的都与美有关。第一则重在讲“美”的永恒性,美好的东西在人们记忆中会是永恒的;第二则讲各种人事都有其各自的美。也就是说,第一则讲美的意义,第二则讲每个人都有其优秀之处。构思时可由此生发开去,在头脑中筛选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受,然后进行提炼,确定立意。再选择素材,选定文体,初定题目,草拟各段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