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3-06 04:23: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使其语义明确、符合原意,并将修改后的这段话写在横线上。(2分)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守着储量丰富的重庆大气田,始终“气不足”、“气不顾”。
改为:?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经常借书读。为了按期归还,他往往连续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读书,连数九寒冬也不例外。
B.著名作家魏明伦指出,为什么孩子们连自己的父母生日都不管不问,而一厢情愿地把所有热情寄托在一个与己无关的超女身上?这是所有人都该深思的问题。
C.在这次“我爱家乡”征文比赛中,一篇名为《橘子洲头晚霞红》的作品以其深入浅出的构思获得了大赛一等奖。
D.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顽固僵化,不思进取,甚至阻挠别人的孜孜探求。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供(gòng)给凋敝 (bì)愀 (qiǎo)然不乐缒 (zhuì)城而出
B.杀戮 (lù)瞋 (chēn)目锲 (qiè)而不舍图穷匕(bǐ)见
C.车骑(jì)须臾(yú)翘(qiào)首回望不胜(shèng)杯杓
D.寥(liào)廓遒劲(jìng)徇(xún)私舞弊百舸(gě)争流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书箧楔子提纲挈领窃窃私语
B.荟萃淬火鞠躬尽瘁猝不及防
C.匮乏馈赠溃不成军功亏一篑
D.体恤勖勉酗酒滋事面面相觑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我们跟戴黑眼镜的人谈话,总觉得____________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对。
②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向____________了的时间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③德国人养的狗比他们养的孩子还多,脱口而出这句话之后,我深深为自己____________而脸红。
A.琢磨?消失?失言
B.捉摸?消逝?失言
C.琢磨?消逝?食言
D.捉摸?消失?食言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