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4:27: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由最高法院近日核准死刑的丁广庆等6名毒贩,24日分别在当地_______。
  ②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_______的各项工作多要抓紧抓好。
  ③课文被视为准确无误的典范,学生只有迷信的义务,很少有_______的权利,更谈不上去化解了。
A.服法 部署 置疑
B.伏法 布置 置疑
C.服法 布置 质疑
D.伏法 部署 质疑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伏法:被执行死刑。部署语义比布置庄重。置疑用于否定。质疑:提出疑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和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结构助词,的)
C.吾其还也,亦去之(句末助词,不译)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代词,指代土地)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意义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浅尝辄止(就)义愤填膺(胸)
永垂不朽(流传)坚韧不拔(移动,改变)
B.安之若素(平素,平常)息息相关(非常细微之处)
百折不挠(改变)将功赎罪(抵消)
C.永葆生机(保持)民不聊生(依赖;凭借)
气馁悲观(失掉勇气)迥然不同(差得远)
D.销声匿迹(隐藏;不让人知道)备受关注(表示完全)

坚如磐石(大石头)?心急如焚(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息息:呼吸;挠:弯曲,比喻屈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人生如果不经历一点艰险和?,那可真是平淡无味了。
(2)文天祥?的性格连敌酋都不得不佩服。
(3)虽然这是被过去的权威?过的观点。但我却认为它含有合理的成分。
(4)艺术形象的?性问题决不是一个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紧密联系着并受思想内容决定的问题。
A.挫折,顽强批驳典型
B.曲折顽强批驳典范
C.挫折刚强驳斥典范
D.曲折刚强驳斥典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曲折:复杂的,不顺利;挫折:失败,失利。顽强:奋力坚持不改变;刚强:性格意志坚强。驳斥:反驳和斥责错误的言论或意皿j批驳:批判或否决别人的意见,要求。典范:可以作为榜样而起示范作用的人或事;典型:具有代表性或概括性的人、事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大家那么热情地请你唱歌,你却_____ 嗓子坏了,怎么也不肯唱,多让大家扫兴。
②日本右翼势力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又在教科书中严重歪曲这段历史,我们怎么能_____满腔的怒火?
③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_____ ,委婉使我们一面产生水阔天空之感,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了。
④文章行将结束之时那段惊人的议论,确为_____之语,非对鲁迅先生有深刻了解者不能说出。
A.推托遏制恬静石破天惊 B 推脱遏制安静刻骨铭心
C.推脱遏止恬静石破天惊 D推托遏止安静刻骨铭心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推脱” 为推卸责任;“推托”是借口推辞;①句是借口嗓子坏了拒绝唱歌。②句的“遏制”强调控制,“遏止”强调的是阻止。安静: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恬静:安静,宁静,可用于环境、内心。④句,石破天惊与惊人重复,“刻骨铭心”应为牢记,与下文一致。)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