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6 04:27: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是
①儿已薄禄相,复得此妇
③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
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④人贱物亦鄙,留待作遗
A.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B.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D.①②不相同,③④也不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①幸而、幸亏;
②希望;
③用处、作用;
④赠送。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与“函封之”中的“函”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A.夜缒而出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太子迟之
D.其人居远未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中“函”为名词做状语,用函封之的意思。A项 “夜”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项“亡”使动 用法,使……亡;C项“迟”意动用法,认为……迟;D项“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不含有古今异义词的一句是(?)
A.既已,无可奈何
B.行李之往来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社会。
②人们对所谓低危害“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技奖纷纷提出质疑,科技部于昨日就此事首度做出?,称将于参评奖项公示期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
③竞技体育,?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
A.法制回应纵然
B.法治回应固然
C.法治反应固然
D.法制反应纵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法治: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法制:法律制度体系。回应:回答,答应。反应:受到刺激引起的相应活动。纵然:即使,表假设。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加点字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轻重徐疾(慢)莫可名状(说出)自惭形秽(自然)冠冕堂皇(帽子)
B.鞠躬尽瘁(过度劳累)置之度外(制度、法度)艳闻轶事(艳丽)问心无愧(愧疚)
C.恬退隐忍(安静)阴错阳差(差错)悉心调养(全理) 娇媚(美丽)
D.玄色(黑)发怔(愣、呆)丰韵(风韵、风度)面面相觑(看)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自:自己。B.度:考虑。艳:指关于爱情方面的。C.调:调节。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