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3-06 04:30: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1~5题。 曰:“……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羞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我虽不敏:____ (2)因无恒心:____ (3)苟无恒心:____ (4)是故明君制民之产:____ 2.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君有疾在腠理 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锦还乡 C.其若是,孰能御之——以御于家邦 D.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孟子认为“发政施仁”的具体措施有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下列句中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B.俯不足以畜妻子 C.然后驱而之善 D.凶年不免于死亡 5.翻译下列句子。 (1)其若是,孰能御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题目。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日:‘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遂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 注:踔(chuō): 跳跃。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将:带着、拿着。 B.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大:与“小”相对。 C.客以剑拟王,王头遂堕汤中拟:比划。 D.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 嘱:嘱咐,叮嘱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松生石上,剑在其背吾其还也,亦去之 C.即以斧破其背,得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D.何哭之甚悲耶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
小题3: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莫邪子一心复仇的一项是
①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②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
③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④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
⑤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⑥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志怪小说一波三折,精彩、生动的讲述了一个著名的复仇故事。干将是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将,莫邪是他的妻子。“干将”“莫邪”也泛指宝剑。
B.莫邪的儿子为报父仇,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头颅。这个一心为父复仇,头断亦不死的形象感人至深。
C.小说中“客”的形象是游侠的代表,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正义的力量,被压迫者的复仇精神也得到了强烈的体现。
D.楚王是个暴虐的形象。他易怒、嗜血、残忍,为了抢夺“雄剑”而杀害了干将,最终被“客”用“雄剑”杀掉。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但闻人语响?但:只。 ?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暗暗地,悄悄地。 ?
C.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时。 ?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表原因。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
小题1:下面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天之亡我,我何渡为”,相似的一组是(?)
A.杳不积压其所之也
B.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C.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小题2:加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B.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C.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D.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小题3:下面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A.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B.从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C.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D.若非吾故人乎
小题4:下面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其中“地方”是古今异义词,为“土地方圆”之意。
B.“项王笑曰”之中的“笑”,是对项王神态的一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淳朴、真挚、重义的形象特点。
C.这段文字写项羽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他知耻重义、视死如归的性格。
D.辛弃疾“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诗句,对项羽拒渡的英雄壮举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5、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衡少善属文,
游于三辅——游:游览
B.其牙机巧
制,皆隐在尊中——制:形制、构造
C.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征——征:应验
D.上下肃然,称为
政理——政理:政治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