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4:32:2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发愤苦读,用三年时间就学完了大学所有课程。
B.当你伫立岸边。放眼无边的大海,眼前会涌现出一幅我们的祖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壮丽图画。
C.今年,我校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都参加了"志愿者突击队"。
D.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创立最早、规模最大、学科设备最齐全,早在1960年已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A.("大学所有课程"浩翰之极。"仅用三年时间"学完是不客观的,可去掉"所有)
B.〈既然"放眼大海" ,后面所呈现的图画应是大海上的情景,此句表述所看到的是土地上的情景,前后矛盾。可将"大海"改为"辽阔的大地"等)
C.("都"表所有,而前已限定为叫百分之九十",前后矛盾,应去掉"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
——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
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地产商对房价是否下降的说法莫衷一是,但从几大龙头地产上市公司公布的各月度销售情况来看,房价已经在逐月下滑。
B.10月1日,“我们的节日——中秋之韵”文学作品征文比赛活动圆满落下了帷幕,本次征文围绕“文明城、幸福人、中秋韵、国庆情”四大题材展开,共收到征文400余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C.目前,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县级政府有编不补,迫使学校使用代课教师,教师队伍中占编不在岗、久假不归、私找替教、师德滑坡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也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
D.保罗?纽曼,美国人民的骄傲,电影史上最伟大的传奇人物。他已静静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一生钟爱并为之默契付出的电影事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划线词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栏(dùn)
烛夜游(bǐng)
(jǐn)
B.然(kuì)
呱而泣(guā)
(yú)
C.昔(chóu)
瓶粟屡(qìng)
(tuó)
D.羽(shāng)
夫子之(xī)
(b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以下两份报道中“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一熟语使用得是否正确?该熟语是什么意思?
  材料一: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其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就不可能花很大的功夫去努力提高自己,因而也就难免在三尺讲台上出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洋相。所以,人贵有“学子之心”虽不独唯教师者所需,但唯教师者犹甚。(摘自2011年9月18日《解放日报》)
  材料二:?如果领导干部甘做门外汉,平时只是坐在机关听汇报,不深入基层一线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对基层的亮点工作和薄弱环节都懵懵懂懂、所知寥寥,到指导工作时,恐怕只好“临时抱佛脚”,匆忙上阵,“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了。(摘自2011年7月13《中国日报》,有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均正确。“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指外行人胡乱指挥内行人或者自己不懂却要让别人知道。(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