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对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给“榨菜指数”下定义,不超过50字(4分)
榨菜,属于低质易耗品,人们收入的增长对于榨菜的消费几乎没有影响,其销量变化主要由流动人口造成。国家发改委官员称,涪陵榨菜畅销全国,观察涪陵榨菜这几年在全国各地区销售份额的变化,可以查知人口流动趋势,这就是“榨菜指数”。2009年至2012年,榨菜在华中地区、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销售份额上升,与这几个地区的农民工回流增长相吻合。当然这只是一种非正式的理论。
2、语言运用题 材料分析概括题(15分)
世界出版大国的阅读尴尬
①中国每年出版图书30万种,已是当之无愧的出版大国。但平均到每个人,购书量只有发达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1990年,我国人均图书消费量为5.2册,2009年为5.6册。20年只增加了不到1/2本。包括中小学教材在内,农村人均图书消费在20元左右,城市大概是其2倍。尤其是一般图书的消费,城市所占的比重达到90%。与此相对,农村图书市场持续萎缩。据统计,2001年城乡图书零售比为74∶26,2009年为82∶18。
②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6千元,让他们在生活之余拿出几百元来买书是不现实的。图书营销渠道也不健全,县以下的书店大都不卖书了,农民为了买一本书跑上几十里路很常见。
③据调查,对于目前的图书价格,有51%的读者认为“比较贵”,仅有31.8%的读者认为图书价格合适。因此,有人认为,书价太高是阻碍我国人均购书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也有人不这么看。这30年我们的收入增长了50倍,但图书价格只上涨了20倍至30倍。1980年我们看一场电影是0.15元,现在一般是50元,上涨了300多倍。和国外图书相比,我们的书价只有人家同类图书的1/3或1/5。偏低的书价自然难以激励人们写书著述。原创的优秀图书太少了。
④计划经济时代极低的图书定价和大量的免费宣传性图书使人们养成了不愿为阅读付费的习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也抢走了很大一部分传统纸质图书的读者。有人建议,国家可分别对“上游创作,中游发行,下游零售”,均给予相关税收政策的倾斜。此外,政府、媒体、家庭、学校应该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阅读,提高人们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观念改变了,图书消费自然就会上去。
小题1:从第一段看,我国的“阅读尴尬”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
?
?
?
小题2:试概述关于书价的反方观点及其理由。(5分)
?
?
?
小题3:依据本文,为增加农村的图书消费,你有什么合理建议?(6分)
?
?
?
?
3、语言运用题 仿照画线句的形式,另选一个对象,阐释加粗句子所蕴涵的道理。
“唯有埋头,方能出头。”急于出人头地的话,除了自寻烦恼之外,不会真正得到什么。就像一只蝴蝶,要想美丽如画,它的蛹就必须要经过地表下漆黑炼狱般的生活。如果不肯接受被压抑的痛苦,展翅欲飞之时,就是它的美丽终结之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集芙蓉以为裳。(屈原《离骚》)
(2)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王羲之《兰亭集序》)
(4)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滕王阁序》)
(5)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6)奈何取之尽锱铢,??(杜牧《阿房宫赋》)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巴勒斯坦统计局日前公布了巴勒斯坦的最新人口数字,据阿拉伯媒体“中东在线”网站报道,截至2009年年底,巴勒斯坦人口为1088万。
B.10月1日,以“中国庆祝建国60周年”为题的报道,占据了各国媒体,中国大阅兵的盛况甚至吸引了一些西方电视台连夜直播。
C.在过去十年间,因为赌权的开放,澳门创造了年均GDP增速14%、人均GDP由113739
元增至315825元的成果。
D.《Slant》杂志评论说,今年北美影市成绩卓著,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电影产业还是按照“高回报、高风险和高投入”的方式继续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