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6 04:36: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3分)
A愆期(qiān)?侘傺(chàchì)?急湍(tuān)?封妻荫子(yìn)
B伶俜(língpín)?契阔(qiè)?遗施(wèi)?否极泰来(pǐ)
C愀然(qiǎo)?枕藉(jiè)?庐冢(zhōng)?夙兴夜寐(sù)
D嗟悼(jiē)?酾酒(shī)?葳蕤(wēiruí)?杯盘狼藉(ji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伶俜(língpīng)? C冢(zhǒng)D杯盘狼藉(jí)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浑浑噩噩针贬时弊蝇营狗苟贪脏枉法
B.脱颍而出繁文缛节回肠荡气不径而走
C.风声鹤唳纷至踏来积毁消骨穿凿附会
D.人才荟萃草菅人命风靡一时步履维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主要考查音近(同)字、形似(近)等正确书写,容易混淆,把握不准的可以用排除法进行筛选。A贬—砭,脏—赃B颍—颖,径—胫C踏—沓,消—销。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缘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锦瑟》也有一联提到杜鹃“??”。


参考答案: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 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屈原《离骚》)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屈原《离骚》)
  B.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司马迁《鸿门宴》)
   ②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c.①哀吾生之须臾(苏轼《赤壁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司马迁《鸿门宴》)
  D.①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D项都是介词,因为;A项①修理②美好;B项①感谢,道谢②告诫,告诉;c项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动词,到)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新华社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玉兔号” 月球车已经恢复到休眠前正常的信号接收状态,但机构控制异常的故障仍在分析排查中。
B.圆通速递公司违规收寄危险化学品,导致一死九中毒。在媒体曝光后, “夺命快递”寄出地湖北省沙洋县迅速应急预案,控制了1名化工责任人和1名快递公司人员。
C.第三次进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的中国选手李娜,2:0战胜对手,获得澳网女单冠军,成为第一位两次获得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网球选手。
D.索契曾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如今借着奥运会的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4年冬奥会让索契从一个地区性避暑胜地变成了世界级的商务和旅游中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 句式杂糅。“据”与“显示”杂糅,去掉“据”。B 成份残缺,缺谓语,应是“启动”“应急预案”。 C语序不当。将“亚洲”放在“第一位”前面。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