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知识点《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3-06 04:36: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l2题。 李?成 李成字成熙。其先唐之宗室,五季艰难之际,流寓于四方,避地北海,遂为营丘人。父祖以儒学吏事闻于时。家世中衰,至成犹能以儒道自业。善属文,气调不凡,而磊落有大志。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又寓兴于画,精妙,初非求售,唯以自娱于其间耳。故所画山林、薮泽、平远、险易、萦带、曲折、飞流、危栈、断桥、绝涧、水石、风雨、晦明烟云、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如孟郊之鸣于诗,张颠之狂于草,无适而非此也。笔力因是大进。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至不名而日李营丘焉。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裣衽以推之。尝有显人孙氏知成善画得名,故贻书招之。成得书且愤且叹曰:“自古四民不相杂处,吾本儒生,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奈何使人羁致入戚里宾馆,研吮丹粉而与画史冗人同列乎?此戴逵之所以碎琴也。”却其使不应。孙忿之,阴以贿厚原营丘之在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不逾时而果得数图以归。未几成随郡计赴春官较艺,而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成作色振衣而去。其后王公贵戚,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晚年好游江湖间,终于淮阳逆旅。子觉以经术知名,践历馆阁。孙宥尝为天章阁待制,尹京,故出金帛以购成之所画甚多,悉归而藏之。自成殁后名益著,其画益难得,故学成者皆摹仿成所画峰峦泉石,至于刻画图记名字等,庶几乱真,可以欺世,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之所同焉。或云又兼善画龙水,亦奇绝也。但所长在于山水之间,故不称云。 (选自《宣和画谱》,有删改)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因才命不偶,遂放意于诗酒之间?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十有一月耳 C.故出金帛以购成之画甚多,悉归而藏之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D.然不到处,终为识者辨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李成“寓兴于画”,“初非求售”的一项是 ①所画山林、薮泽、……雪雾之状,一皆吐其胸中而写之笔下 ②于是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 ③虽游心艺事,然适意而已 ④孙氏卑辞厚礼复招之,既不获已,至孙馆 ⑤成乃见前之所画,张于谒舍中。成作色振衣而去 ⑥皆驰书致币恳请者不绝于道,而成漫不省也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成本是唐朝皇族后代,家道中落,还能以儒家道德自守,文章写得不同凡响,磊落有大志,不屑于结交权贵,才纵情于诗酒和画画之中。 B.李成的山水画像唐诗人孟郊鸣唱于诗歌,像书法家张旭颠狂放纵飘逸于狂草。在当时凡称许山水画的人,都必定以李成为古今第一人。 C.李成以善画得名,当时的王公贵戚都想用高价购买他的画,但他却认为自己画画是为了个人身心自娱,不是用来赚钱谋利,所以全然不理会他们求购的恳请。 D.李成死后,他的画更加难得,所以摹仿他的画几乎达到了乱真的程度,尽管这种欺骗世人的东西终为行家辨识出来,但也确实说明了人们对他画的爱慕和认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虽画家号为善褒贬者,无不敛衽以推之。(3分) 译文:? (2)阴以贿厚原营丘之在仕相知者,冀其宛转以术取之也。(3分) 译文:? (3)第名之不可掩而使人慕之如是,信公议之所同焉。(4分) 译文:?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下面3题 朱公①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告其少子往视之。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长男曰:“家有长子曰家督②,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善庄生,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至楚,庄生家负郭,披藜到门,居甚贫。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庄生曰:“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长男既去,不过庄生而私留,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自楚王以下皆师尊之。及朱公进金,非有意受也,欲以成事后复归之以为信耳。 庄生间时入见楚王,言“某星宿③某,此则害于楚”。楚王素信庄生,曰:“今为奈何?”庄生曰:“独以德为,可以除之。”楚王曰:“生休矣,寡人将行之。”王乃使使者封三钱④之府。楚贵人惊告朱公长男曰:“王且赦。”曰:“何以也?”曰:“每王且赦,常封三钱之府。昨暮王使使封之。”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千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曰:“若不去邪?”长男曰:“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曰:“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 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臣前言某星事,王言欲以修德报之。今臣出,道路皆言陶之富人朱公之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非能恤楚国而赦,乃以朱公子故也。”楚王大怒曰:“寡人虽不德耳,奈何以朱公之子故而施惠乎!”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至,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以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注释】①[朱公]陶朱公,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②[家督]长子,因长子有督理家事的缘故,故称家督。③[星宿]我国古代对星座的称谓,共分二十八宿。④[三钱]本指夏商周对钱币所分的三等:赤、白、黄。黄为上,白次之,赤为下。这里指钱库。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赍:赠送;给予 B.乃装黄金千溢溢:通“镒”,古代重量单位,合24市两 C.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生:使…活着 D.庄生虽居穷阎,然以廉直闻于国阎:里巷的门
|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项,全都表现陶朱公长子吝金害弟的一项是( ) ①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②然长男发书进千金,如其父言。 ③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④庄生羞为儿子所卖,乃入见楚王曰…… ⑤令论杀朱公子,明日遂下赦令。 ⑥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
小题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公的第二个儿子因为杀死了人,被囚在楚国。朱公认为家有千金的孩子,不应该在大庭广众前被处决。
B.朱公的老朋友庄生虽然家贫,却廉洁正直,朱公长子送的黄金,他并无意接受,只是想等事成之后再还给朱公,来表示自己的诚信。
C.朱公的长子因为吝啬钱财,反而害了弟弟的性命,这说明他把金钱看得比弟弟的生命还重要。
D.朱公当初之所以要派小儿子而不是大儿子前往营救二儿子,是因为他对两个儿子非常了解,正所谓“知子莫若父”。
3、阅读题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日:“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
拜尚书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曰:“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简不悦。他日,论建都之事,仲淹曰:“洛阳险固,而汴为四战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当渐广储蓄,缮宫室。”帝问夷简,夷简曰:“此仲淹迂阔之论也。”仲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且曰:“汉成帝信张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祸。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夷简怒诉曰:“仲淹离间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党也。”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殿中侍御史韩渎希宰相旨,请书仲淹朋党,揭之朝堂。于是秘书丞余靖上言曰:“仲淹以一言忤宰相,遽加贬窜,况前所言者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乎?陛下既优容之矣,臣请追改前命。”
明年,夷简亦罢,自是朋党之论兴矣。夷简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泛爱乐善。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宋史?范仲淹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更适长山朱氏 适:出嫁
B、仲淹对益切 对:反对
C、所引用,皆朋党也 引:引荐
D、仲淹以一言忤宰相 忤:触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体现范仲淹对待吕夷简“刚”的一面是
[? ]
①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
②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阳。
③仲淹乃为四论以献,大抵讥切时政。
④臣恐今日亦有张禹,坏陛下家法。
⑤仲淹对益切,由是罢知饶州。
⑥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A、①④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范仲淹从小志向远大,在艰苦的境遇中,发愤苦读,学成为官后,把母亲从朱家接回,名字也由朱说改为范仲淹。
B、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在冬至这一天亲政,范仲淹极力反对,并上疏请求太后还政,从而受到贬官的处分。
C、范仲淹回朝为官后,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与宰相吕夷简展开了激烈的冲突,被吕夷简诬为拉帮结派,因而再次被贬。
D、范仲淹遭贬谪后,侍御史韩渎与秘书丞余靖继续对他展开攻击,韩渎认为要追查范仲淹拉帮结派的问题,余靖也认为对范仲淹的处置过轻。
4、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七月既望(阴历每月十五日)
斗牛之间(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B.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C.倚歌而和(同声相应,唱和)
正襟危坐(身体斜着坐)
D.山川相缪(缭,盘绕)
酾酒临江(斟酒)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
A.世俗之所谓至知者
B.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
C.为之权衡以称之
D.灭文章,散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