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6 04:39: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突然遭遇的一次大考,有无数理由可以让这个新生的国家被这场战争压垮,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共和国第一代领袖们围绕以究竟出不出兵为主题反复商讨,最终决定出兵朝鲜,保家卫国。
B.百年以来,我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为莘莘学子插上了理想的翅膀,让他们从这里出发,去扬帆远航。
C.8月份以来,楼市趋于活跃,投资投机性需求卷土重来,限购、停贷等措施短期内将对不合理的购房需求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市场的“恐慌性心理”有积极作用。
D.中国功夫能否勇立世界搏击术的潮头,打遍天下无敌手?多年来,人们一直渴盼得到肯定的答案。在无数影视作品和武林传说提供了足够多的佐证之后,中国功夫无形之中也逐渐走上了神坛。但近年来中泰拳手的较量却提醒着我们中国功夫正逐渐走下神坛。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选出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A.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鲁迅先生并未点明。
B.他眼睛不看我,用一种疲乏的调子回答说:“听了您的话,我觉得您简直——天真!(天啊,儿子说老子“天真”!)”
C.“这个问题很复杂——您的兔子跑出来了——明天再向您汇报吧。”小王握着老张的手说。
D.“你是腰痛呢,还是腿痛?”母亲关切地问。“没事儿。”女儿接着说:“妈妈不用担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B引号放在括号前,D“女儿接着说”后用逗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智(ruì)
永(jùn)
纵横阖(bǎi)
B.肘(chè)
(nào)
入里(pì)
C.气(lěi)
宿(xiù)
疾风草(jìng)
D.首(hàn)
(zhì)
然长逝(h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著有《嘉祐集》。
B.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学家。杜牧工诗、赋、文、辞,而以诗歌创作成就最大,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他的《阿房宫赋》历来被人们视为“文赋”初期的典范之作。
C.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北宋著名词人。他的词作善用典,意境雄浑,风格豪放,词中充满豪情壮志,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他和苏轼皆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
D.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春》、《匆匆》等。其散文写景委婉细腻,语言清新秀丽,感情真挚朴实,富有艺术感染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辛弃疾为南宋词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将下面打乱了语序的六个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文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②人人生而平等
③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
④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
⑤而政府的正当权利,则是经被统治者同意所授予的
⑥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A.①⑥④③⑤②
B.⑥④③⑤②①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②④①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