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4:44: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上面的例子,说明上级在检查工作前通知下级提前做好准备的做法是不妥当的。
B.处于成长期、价值观有待成熟的中小学生盼望对人和事产生正确的认识,他们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犯错误而希望有机会从头来一次,本书提供了一次有趣味的模拟尝试。
C.漫画中,一位母亲被儿子踹出了家门,也从此踹走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D.为了欢迎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胜利凯旋,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等单位的数百人,不到6点就已经早早等候在停机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缺少主语C主语不一致D重复累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3分)?( ?)
A.滟滪堆是一堆黑色礁石,它对准峡口。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以想象得到那真是千钧一发
B.这幢清寒的小屋,远离通衢大道,茕茕孑立于田野之间,隐蔽在花园的密林深处。
C.小张总喜欢在会议上故弄玄虚,以吸引领导的注意。事实上他不知道,这样做只会让人贻笑大方
D.当日本发生大地震时,不少人兴高采烈,以为这是老天爷对日本的惩罚,而小王却不以为意,毅然向日本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千钧一发:比喻情况万分危急或异常要紧。此处宜用“雷霆万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C.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不能与“让人”同用。D.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此处宜用“不以为然”。


本题难度:一般



3、填空题  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一个虚词,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周敦颐《爱莲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濂溪先生独爱莲,这也罢了,但是字里行间对牡丹似有贬意。(  ),牡丹本身不俗。________。
①比起芍药不可同日而语。
②花大而瓣多,色彩淡雅,黄蕊点缀其间,自有雍容丰满之态。
③最难得的是其近根处的木本,在泡松的木干之中抽出几根,透润的枝条,极有风致。
④叶子的脉理停匀,形状色彩,亦均秀丽可观。?


参考答案:其实 ②④③①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面句子所用修辞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比喻)
B.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排比)
C.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拟人)
D.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类比)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改错题    穆天宇给余爷爷留一张便条,本想写得有点文采,却有4处用词不得体。请将不得体的词语找出来并进行修改。
余爷爷:
  惊悉阁下病了,父亲让我登门造访,未能见面。现馈赠鲜花一束,祝早日康复!

小宇
6月7日


①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④将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将惊悉改为获悉;
②将造访改为探望;
③将阁下改为您老;
④将馈赠改为敬献。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