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4:52:2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A、B、C、D四个句子正好组成一个笑话,请根据文意判断( )项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A、?一个不知得了什么病的人——求救于医生。
B、?没过多久,医生满脸笑意地走出来。说:“先生,我祝贺您。”
C、?病人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我得救了吗?”
D、?医生说,“不是,您将死于一种没有先例的新疾病,我们正准备在您死后,用您的名字给这种病命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中破折号应为逗号;B中第一个句号应为逗号;D中的逗号应为冒号。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文之美,不仅美在风骨,更美在形体,以至其任何一块肌肉的肥瘠、任何一袭衣袂的摆动、任何一种表情的意蕴,增之则长,减之则短,真是巧夺天工。
B.专家提醒我们,虽然用微波炉加热食品会致癌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使用微波炉时一定要按说明书操作,切忌不要盲目乱用。
C.高房价与买房限购使几十万北京上班族选择以河北燕郊作为“睡城”。为了能挤上公交车,上班不迟到,他们几乎每天早上五点就要出门,奔波在“朝五晚九”的上下班路上。
D.中央要求推进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推进企业化管理,建立市场化的接待费结算,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递近关系颠倒了,应是“不仅美在形体,更美在风骨”B.不当否定,应删去“不要”D.缺少宾语,应在“结算”后加上“机制”。所以选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复活》阅读(7分)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涅赫柳多夫第一次探监,问起了孩子的事,并给了马斯洛娃10卢布的烟酒钱;第二次探监,先让马斯洛娃在上诉的状子上签名,送给她一张众人合影的旧照片,并提出要跟马斯洛娃结婚。
B.上彼得堡前,涅赫柳多夫先回到自己的田庄,把土地以很低的价格出租给农民;又到从姑姑那里继承来的田庄,把土地交给农民,收取租金,然后把租金当作公益金或税款供农民自己使用。
C.在马斯洛娃看来,涅赫柳多夫向她求婚是因为宽宏大量,还因为从前发生过那样的事,然而西蒙松却是在她处于目前这样的境况下才爱上她的,他纯粹因为喜欢她才爱她。所以,她接受了西蒙松的爱。
D.涅赫柳多夫与马斯洛娃最后一次见面,涅赫柳多夫告诉马斯洛娃减刑的事,而马斯洛娃告诉涅赫柳多夫,自己愿意跟西蒙松生活在一起,并感谢他的帮助,他们分手后,涅赫柳多夫就在靠墙的小木榻上睡了一觉。

小题2:填空题,请在格子中填写有关文字。(2分)
(1)在法庭上,马斯洛娃被误判到西伯利亚□□□四年,后在涅赫柳多夫和他好友谢列宁的努力下,得到皇帝的恩准,改判为流放。
(2)当涅赫柳多夫感到内心生活疲沓甚至停顿时,他就把堆积在他灵魂里而成为这种停顿的原因的垃圾统统清除出去,他把这个过程称作“□□□□□”
小题3:简述聂赫留朵夫第三次探监的主要情节。(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1)服苦役(2)灵魂的扫除(灵魂的净化)
小题1:在女犯探监室,聂赫留朵夫见到了马斯洛娃马斯洛娃为上次的事向他道歉,再次拒绝与他结婚。(1分)聂赫留朵夫说要再到彼得堡去努力,马斯洛娃询问了明肖夫的事。最后马斯洛娃答应到监狱的医院去,(1分)并保证以后再也不喝酒了聂赫留朵夫听了非常开心。(1分)(横线部分为得分点。)


本题解析:
小题1:没有送给她一张众人合影的旧照片
小题1:本题考查对经典名著的研读,主要考查对情节的识记。
小题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理解。答题时要简要说明,但要抓住得分点,如谁遇见了谁,说了什么,结果怎样。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新增的版块,篇目有《论语》、《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莎士比亚戏剧、《谈美》等。
  请为其中的一部名著写一段推介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巴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对上流社会黑暗内幕的揭露,更有对社会底层民众痛苦磨难的展示;既有全景式的社会生活的描摹,也有特写式的弱小群里的呼号。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艾丝美拉达、外表丑陋内心炽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世界文学画廊中焕发着人性光辉的不朽形象。 (合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边是四组作者或作品,从文学知识的角度看,不同一项选择有误的是
[? ]
A.(A)《水浒》(B)《西游记》(C)《红楼梦》(D)《聊斋志异》?选(D)
B.(A)范仲淹(B)欧阳修?(C)?施耐庵?(D)李清照?选(?C)
C.(A)《静夜思》(B)《行路难》(C)《赠汪伦》(D)《石壕吏》?选(B)
D.(A)莫泊桑?(B)巴尔扎克?(C)雨果?(D)高尔基?选(D)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