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3-06 05:08:0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年前,国家推出了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网易对此进行了相关调查,下表是其中一项调查内容及结果。阅读该表,完成问题。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哪些问题最受关注?(总票数:3561)?

选项
比例
?票数
价格
33.5%
1177
品牌
2.02%
72
质量
43.81%
1560
服务
7.5%
267
补贴数额
20.38%?
726
能耗
3.31%
118
(1)根据上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把这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请你给政府部门提两条建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智力需要机敏的好奇心,但有一种好奇心没有很高的价值。对于流言蜚语、飞短流长的普遍兴趣不是       对知识的热爱,        源于不良的动机:没有一个饶舌者会宣传他人尚不为人知的美德,而只会       他人的隐私恶行。
A.基于就是讨论
B.基于而是议论
C.鉴于就是议论
D.鉴于而是讨论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筹建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反复论证,从长计议,确定二桥通航标准为满足万吨级海轮安全航行的求。
B.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布什说:“意见不合不影响保持朋友关系。”
C.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大道上人流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D.老张每次出差时,细心的妻子总会在他的提包里放上一包常用药,以备不时之需。



4、单选题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人早已认识到:"人性善恶可变",关键在教育。
B."哎!"陈红忽然拍着巴掌说:"有了,有了!"
C.上哪儿找钥匙呀,你?
D.这次试验是否正确?是值得论证的。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⑴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诗经》)
⑵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⑸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韩愈《师说》)
??;馋人高张,贤士无名。? (屈原《卜居》)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