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6 05:17: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造/逃?板/??枕/花流水?
B.滋藉?徙/灭?色/群雄逐?
C.密/目?道/行?边/闭目
D.帖/车?岸/拔?肯/流砥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B.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圣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
C.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
D.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B.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C.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D.虽然没有名角亲自传授指点,但他长年在戏园子里做事,耳濡目染,各种戏路子都熟悉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功败垂成”中,“垂”的词义是“将要、接近”,事情就要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多含有惋惜之意。B“巧立名目”指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语体色彩是贬义,跟语境“为景区添光彩”的说法相悖。C秦汉之前以右为尊,这是课文里出现过的(“以相如功大,位在廉颇之右”)。古汉语中说“无出其右”,就是没有人能超过他的意思,含褒义。这里说“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明显不能搭配。D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_________诗的人。唐人将诗歌分为古体诗和今体诗(又名近体诗),今体诗主要包括律诗和_________两种,孟浩然的诗多为律诗。


参考答案:山水田园 绝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不全都错误的一项是
A.鄙夷不肖 谈笑风声 略见一班 郑重其实
B.完壁归赵 胶柱鼓琴 睚眦毕报 针贬时弊
C.不经而走 运筹帷握 非夷所思 米珠薪贵
D.心旷神怡庞然大物 同仇敌气 暮天席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肖一屑 声一生 班一斑 实一事 壁一璧 琴一瑟 毕一必
贬一砭 经一胫 握一幄 非一匪 贵一桂 气一忾 暮一幕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