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5:32: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无论是对世界还是对人生,哲学都欲追根究底,这就是所谓终极关怀。在这一点上,?。然而,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而要求对问题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在这一点上,?。灵魂的提问,而让头脑来解答,这是哲学本身所包含的矛盾和困难。?。正是这一点结合了两种对立因素的品格使之成为比宗教和科学更伟大的东西。
①哲学与宗教相似
②哲学与科学相似
③哲学又和科学一样
④哲学又和宗教一样
⑤哲学面对科学,敢思宗教之不思,又立足宗教,敢疑科学之不疑
⑥哲学面对宗教,敢思科学之不思,又立足科学,敢疑宗教之不疑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据“哲学的追问是指向神秘的”,可确定第一处应填①,据“哲学却不肯满足于不容置疑的信仰,而要求对问题作出理由充足的回答”,可确定第二处应填③,据文意,主要关注“思”“疑”的意思,可确定第三处应填⑥,故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损伤和空气严重污染。
B.文化的流动有其自主性,非人力可控,异质文化间的碰撞、接触也往往会增加本土文化的韧度和张力。
C.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魇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才会有。
D.生命教育,简言之,就是关爱生命的教育。它在各国多是由于中小学生涉及吸毒、自杀、伤人等直接危害生命健康事件的增多而提出的。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成分残缺,“面临水源、食物、燃料”后残缺了“的缺乏”之类的词语。B.语序不当,“碰撞、接触”应改成“接触、碰撞”;搭配不当,“增加”应改为“增强”。C.“这种……才会有”,句子杂糅)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影视作品类型化成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影视审美情趣多元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等影视市场机制的影响。
B.类型化的影视作品可以有效地避免创新所致的商业风险,避开文化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因素。
C.在收视率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氛围中,影视作品审美品味不迎合最大数量的观众的需求是不现实的。
D.影视作品类型化既是大众审美文化丰富性的要求,也是影视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形态的要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下列常用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故作姿态恶意咀咒人为刀俎
B.比干菹醢咀嚼慢咽沮丧懊脑
C.龃龉不合编篡字典篡夺政权
D.遵循教导移樽就教尊敬长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恶意诅咒
沮丧懊恼
编纂字典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包身工》一课中,作者运用的细节描写十分突出,请你也运用细节描写写个片段,可以描写环境,也可以描写人物。(300字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例文

夏夜

  江畔的垂柳轻柔地挥着手,送别了恋恋不舍的夕阳;最后一抹晚霞也在西方悄然逝去;清风来回地在每个耳畔絮絮低语,宣布盛夏的来临。
  高远的天空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有人在里面一笔一笔地增加蓝色。起初,淡得像水,接着变成淡蓝,最后彻底青下去,里面还带点淡紫,像一块硕大的蓝色绸缎,上面还亮着几颗星儿,像眼睛,像萤火虫,像棋子……
  风轻轻地牵着柔柳的手臂,伴着草丛里金铃子的歌声与蟋蟀的琴声。瞧,“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继三三两两地出来散步,聊聊天,吹吹清爽的风,体会一下情意的温馨,给这迷人的夏夜又添了几分优美,几分娴静。
  月上中天,银光似水,倾洒在江面上,粼粼的波纹射出冷静的银光,江水已失去往日的汹涌与湍急,却有着祥和的境界。这里没有“大江东去”的感慨,也没有“逝者如斯”的哀叹。这里只有“劳作之余”的休憩,只有人们满足的快乐和微笑,只有人们辛苦一天后的休整。
  嘘,风儿请慢些吹,江水也别流淌!别破坏这美景,别破坏这气氛。让这美好的境界永远留在人们心里。(答案不唯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