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5:40:5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个人在山里看到一片优良的树林,于是各自买了一棵树苗带回家,一人把树苗植在瓦盆中,用铁丝左缠右绕,改变其生长形态,树长得虬枝旁逸,成为盆景中的精品。一人把树苗栽在庭院里,浇水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树长得参天蔽日,成为建筑的栋梁。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写作此题,关键是要读懂材料。考生要注意审题,找准立意角度。材料中两个人对树苗的想法不同,做法不同,结果也不同。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从两棵树不同的生长环境入手,写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两棵树不同的生长方式入手,写不同的选择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从一株被限制,一株自由生长’入手,写“自由和限制”;从两棵树的不同用途入手,分析不同的用途决定不同的培养方式;从两棵树最终结果的比较入手,分析什么才是真正的价值。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首歌,歌词很感人: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要不要我给你唱首歌,解解你心中忧伤寂寞;要不要我给你倒杯水,也许哭过以后会口渴;要不要我陪你聊一聊,听你把心事款款诉说;要不要我陪你走一走,看看窗外美丽的景色。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请你轻轻告诉我,只要我能够,只要我拥有,什么都愿意为你去做;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想到以后你就说,愿为你付出,愿为你受苦,我会为此感到很快乐。祝福所有朋友天天快乐!
请以“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妈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妈妈老了。坐在沙发上,望着对面的妈妈,皱纹交错的脸上,眼睛朦胧,神色慵倦。我的心里就隐隐地疼起来。
有好长一段时间了,妈妈越来越容易忘记事情,包括与她讲过的话。知道我不喜欢她的叨唠,所以,和我讲话时,她格外的小心。可是,仍会因为一句反复问过的话,而令我皱眉。每到这时,她就会不好意思地赔笑,眼睛望向别处,嘴里轻声说:唉,你看,我记得我是问过你的,可是,我忘记你的回答了。
妈妈变得越来越爱回忆往事。闲时,和她聊天。她会不厌其烦地讲一些过来事,一遍又一遍。每一次讲,都如第一次讲时那样地津津有味。不知道她是真的忘记此事已讲过N遍了,还是印象太深,百讲不厌。
心情好的时候,耐着性子,由着她讲。边听,边看着妈妈苍老的脸上,慢慢映出回忆的光彩。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烦燥地说:唉呀,你累不累呀?我已经能背给你听了!这时的妈妈面带着些许地羞涩,转过身,去做永远做不完的家务活,不再说话了。
望着她忙碌的背景,心里不安起来,感觉不应该这样对待爱我的妈妈,可是,话又已经说出口了,收回,似乎也没有必要。反正,妈妈是永远不会生气的。
知道自己在妈妈的心里永远是重要的,所以,无论何时何地,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第一个想起的人,一定是妈妈。
记得婚后不久,老公出差,想到可以自由自在地过几天单身的日子,心中窃喜。快快乐乐地疯玩了两天。第三天,天,下起倾盆大雨,我蜷缩在宽大的沙发里,一点点被寂寞和恐怖笼罩,开始想念一份可口的饭菜,开始想念家里有人陪伴的温馨。想着想着,泪水就滴下来了。随着一阵惊天的雷鸣,我抓起电话,听到耳熟能详的,柔软的,江浙口音极浓的,妈妈的声音。我一时语塞,索性放声大哭起来。不知道妈妈说了些什么,只听到最后妈妈哽咽着的声音:女儿,别哭,妈妈这就过来陪你。
我在家不喜欢穿袜子,可是,只要让妈妈看见了,准会逼着我穿上。若我不听,跑到别的房间里躲起来,她就会追过来,不停地讲不穿袜子容易生病,寒从脚下起……,最后的结果总是无奈之下接过妈妈手里的袜子,乖乖地穿上。有时,妈妈不在家,忍不住在老公耳边嘀咕:哎,今天终于可以不穿袜子了!而老公冷不丁地送来一句: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有人追着你穿袜子,是一种怎样的幸福!
妈妈的爱,融在琐碎的点滴里,回味起来是一种暖暖的、柔柔的幸福。
有了女儿以后,妈妈又多了一个照顾对象。女儿刚出生的时候,为了让我休息好,妈妈将女儿的小床放在她的床前,无论睡得多熟,只要小外孙女一有动静,妈妈即刻便醒,然后,耐心地把尿、换尿片、喂牛奶。有时,我在一边看着于心不忍,想要帮帮妈妈,可是,妈妈总是说:哎,别动。你呀,怎么会干这个呢?别给我添乱了,好好休息休息吧。
女儿今年已经快满十岁了,似乎也习惯了外婆无微不致地照顾。在家常听到她稚气的声音:外婆,我要喝水;外婆,我的书包呢?外婆,帮我妈妈把卧室的门关上……
常常,妈妈看着我和我的女儿说,哈,看到你们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我再苦再累,也值。欣慰的笑容合着和蔼的话语,让我和女儿的心里热热的。
现在,妈妈老了,许多的事情上都能感觉到她的力不从心。岁月,在妈妈的爱中不知不觉地流逝。不可挽回。今天,看着眼前妈妈鬓角的白发,深深下垂的眼袋,想着妈妈毫无索取、无所不至的关爱,不禁扣心自问:妈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命题作文,材料主要体现了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在这里“能”字具有丰富的含义,存在个人能力大小与他人需求范围之间的矛盾。首先,我们来看他人需求范围,可以是物质的,如捐款、捐物、捐献骨髓器官,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肯定、关心、慰藉、支持;可以是点滴小善,如环卫工人的劳动、老师的辛劳、警察的敬业,也可以是如高山般的养育供学之情,甚至献出生命的大恩大义。从这个常规角度写的话,记叙文更适合,更善于描摹细节、抓情节、重真情。其次,也可以从个人能力大小角度来写,助人、奉献无止境,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自身技能和道德修养,并把对别人的关心当成一种习惯和品质,以社会上乐于奉献、不断提升道德修养的人为例,议论奉献的快乐和意义。这样才更容易谱写人间大爱。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有人说,瑕不掩瑜;也有人认为,瑕可掩瑜。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
  【注意】 ①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华盛顿邮报》曾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请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著名小提琴家约夏·贝尔在华盛顿朗方广场地铁站里,用一把制造于1713年、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先后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其间1097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了一会儿,约20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待演出结束时,无人鼓掌、无人理会。可就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门票售罄,而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那些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最后,实验者得出的结论是:当世界上最好的音乐家,用世界上最昂贵的乐器来演奏世上最优秀的音乐作品时,如果我们连停留一会儿倾听都做不到的话,那么,在我们匆匆而过的人生中,我们又错过了多少珍贵的东西呢?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参考例文(括号内为教师评点)
不一样的月色
(“不一样”太笼统了,题目改“半轮明月入我心”怎样呢?更诗意些,又能扣住我和明月的关系。)
晚上十点多,走进自己的房间。
或许是由于一个星期或者更长的星期才来一次,我似是对它渐渐地生疏了。空气中弥漫着有些陌生的味道,却更有些熟悉的感觉。
没开灯,黑漆漆的。窗台上、床上却有一片光亮洒在上面,令我不至于陷入完全的黑暗。顺着光路,望向窗外,原来是那一(半)轮半圆半不圆的月。月色很明,微微照亮了天空中附近的一片。我走到窗边,打开窗,把头伸了出去。
抬头,看月。在我有限的视角内能看的到的地方,月亮是黑夜中的一盘璀璨。我见不到任何一颗的星星,不知月亮高高地悬挂着,会不会寂寞,会不会孤独。料想有玉兔和桂树与她作为伴,终日的孤寂多少也有些排解。
忽而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我不禁觉得一阵清爽。虽是十二月初,却仍未入冬。风吹过,我也没有感觉到刺骨的冷。这风不像寒冻时节的凛冽,又不似春风的轻柔,而是清爽的,带着韧劲。我霎时提起了精神。
继续看着月。我凝视着月上淡淡的斑驳,那像是月亮的伤疤。我很诧异,这是我第一次冒出这种想法。突然觉得月亮也像这样在盯着我,也许是我看出了她心里的忧伤。
(黑体的都是好句子,融入了想象和自我的情感。只有内心细腻的人才有这样的感受,很好,我读了好几遍。若能加入些更多关于月亮和月光或周围景物的具化描写,可以内容上更充实而不显得单薄。)
低头,却感受到一阵浓浓的疲倦。(但这一段总觉得和上文缺少些自然的过渡,能不能这样改:低头一声叹息,或许忧伤的不止是那半轮明月。)
身心俱疲。每次都是带着这么一种状态回家。一个星期的劳累,从星期一到星期六,从白天到黑夜,从身体到心理。总算有这么一段轻松的时间,静静地欣赏这一片月色。无时不压迫着神经的快节奏,在这一片月色下,渐渐慢了下来。月亮每分每秒都在缓缓地向西边移去,我丝毫没有感觉;若是在物理课上,我却能算出每秒它几千米的速度。(而此刻)我感觉时间也渐渐冷却了,过得很慢,很慢。
不知多久没这样静静坐下来看过天空。习惯了平常,却丢去了平常。(妙哉,耐人寻味啊。)喧闹的心就这样渐渐地平静了下来,哪怕只有这么一会儿。
再次抬头。看到的依旧是一(半)轮明亮的黄。月上柳梢,虽说我眼前的树不是柳,(这两句似乎不能构成转折关系。)可夜确实是深了。我缓缓移上窗,拉上窗帘,转身走去……
评语:“美的瞬间”其实更多的只是心灵的瞬间感应,情景交融运用得不错。这学期你的几次作文虽然得分都不高,但我很高兴还是发现你是个能够写好作文而且内心相当细腻的同学,具有写优秀作文的潜质,看你自己能不能多努力了。本文得分85分)


本题解析:作文立意提示:
①生活中处处都有精彩,不要因忙碌而错过了美妙,请放慢匆匆的步履欣赏啊;
②不要忽略生活中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幸福就在身边,要及时把握;
③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焦灼匆忙中庸庸碌碌地度过,只有苍白贫乏的回忆,不懂得什么是美丽的瞬间和永恒的生命;
④诗意地栖居适用于任何时代,尤其在浮躁的当下,物欲的膨胀导致心灵的枯竭,匆忙行走的人更需高贵精神的滋养;
偏离的审题举例:
没有音乐修养的人占大多数;
演奏乐器就应该在剧院而不是地铁站或者是街边;
人们宁愿花200美金去剧院听音乐会,也不会驻足街边免费听音乐。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作文(70分)
距离,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且具有多种形态呈现的特点。从有距离到零距离,观念、态度、信心、追求、行动、得失等都会融入其中。
请以“零距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