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5:46: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把下面长句改写为三个单句,填入下文空白处(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实际上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答:                                                        


参考答案: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口号;②这个口号已成为全体城市人的骄傲和“城市梦”的理由;③它实际上是来自古希腊最博学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本题解析:此题需要把握长句改成短句的方法即可。第一步:“提取主干”。即把长句中的基本结构抽取出来单独成句,这样做,可以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第二步:剥离修饰、限制成分,使其单独成句。剥离的原则是:由大到小,先看一下有几层修饰、限制成分,然后找到每一层的动词谓语和其对应的主语,从而形成独立的单句,如果主语是省略的,可以用指代语,构成指代关系;第三步:整合信息,调整句序,合理表达,即合理安排各内容要点的表述顺序,使语言连贯畅通。这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适当补加必要的关联词或指示代词。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姜夔在《杨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荠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 ?。”苏轼《赤壁赋》中的这几句话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参考答案: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这样在读写的过程中就可以避免读错写错了。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杜甫在《登高》一诗中,用两句诗写出了宇宙时间之永恒、空间之无限,也写出了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永远的惊叹、震憾和领悟,这两句诗是:?、?。
2.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3.余音袅袅,?。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
3.不绝如缕?泣孤舟之嫠妇


本题解析:默写中要注意一些字容易写错,如“萧萧”和“嫠”,一些词语容易出现笔下误,如“不得志”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请从下面备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2分)
⑴倘若不幸战败,我只会在马上战死,决不会跪地投降。常言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返乡探亲热潮中,能得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已算万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也是探亲文学中,为何有那么多眼泪的缘故吧!
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②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④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①?④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秦淮八艳”谁都知道,究竟是哪八位却未必说得上来。马守真相传便是“秦淮八艳”之一,兰是其一生最为钟爱的绘画题材,她最擅绘坡地上随势而生的野生兰,?
①兰叶多以没骨写出?②石头则以润笔散锋随意勾出,与兰、草相配,极有野趣
③行笔流畅,线条飘逸?④大小间杂,聚散相生,与兰花相映,生机盎然
⑤地面苔草信手点染?⑥墨色在行笔中自然显出浓淡、干湿的变化,极富层次感
A.⑥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⑥⑤②④
C.①③⑥④②⑤
D.⑥③①④②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坡地上随势而生”对应⑥“浓淡、层次感”,①“没骨”对应③“飘逸”,⑤“信手点染”对应④“大小间杂,聚散相生”,②表明了顺序。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