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6 05:54: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_______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___________。(《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参考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3)取之无禁 用之不竭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多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京官后代王狗儿沦落乡间务农,生活窘迫,因祖上与王家连过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带着五六岁外孙板儿,到荣国府打秋风。凤姐招待了刘姥姥。在贾府刘姥姥眼界大开,还得了凤姐给的二十两银子。
B.“宝钗扑蝶”是《红楼梦》经典情节之一,宝钗刚要寻别的姊妹去,怱见一双玉色蝴蝶,十分有趣。”便蹑手蹑脚跟到滴翠亭上,却无意听到小红和坠儿在谈一些闺房私话。为避免尴尬,她装出正找黛玉的样子,还大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
C.因料理秦可卿的丧事,凤姐带了宝玉、秦钟到馒头庵中下榻。宝玉本与庵中小尼姑智能儿情意相投。两人借此良机亲热一番,结果被秦钟逮着。次日宝玉求凤姐多留段时间。两人情意绵绵幽期密约,百般不肯分离。
D.贾环不小心烫伤宝玉的脸,他和赵姨娘被数落了一番,赵姨娘素日就忿凤姐,宝玉两人,便请马道婆施法,使叔嫂两人愈发糊涂,不省人事,后经百般医治祈祷,问卜求神,方渐渐醒来。
E.贾琏借凤姐照顾生病的女儿之际,与府中浪荡媳妇“多姑娘儿”厮混在一起。平儿为其收拾铺盖时,从枕套中抖出一缕青丝,恰逢凤姐进屋,问及此事,平儿撒谎替贾琏瞒过了此事。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1)__________,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2)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4)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5)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屈原《离骚》)
(6)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陆游《书愤》)


参考答案:(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2)此时无声胜有声
(3)羡长江之无穷
(4)望帝春心托杜鹃
(5)春与秋其代序
(6)铁马秋风大散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列文字做题。.
(正末云)孩儿一向有失探望,母亲请坐。受你孩儿几拜。(做拜科)(夫人云)孩儿请起,稳便。(正末云)母亲,你孩儿此来,一者拜候岳母,二者上朝进取去。(夫人云)孩儿请坐。下次小的每,说与梅香,绣房中请出小姐来,拜哥哥者。(从人云)理会的,后堂传于小姐,老夫人有请。(正旦引梅香上,云)妾身姓张,小字倩女,年长一十七岁。不幸父亲亡逝已过。父亲在日,曾与王同知指腹成亲,后来王宅生一子是王文举,俺家得了妾身。不想王生父母双亡,不曾成就这门亲事。今日母亲在前厅上呼唤,不知有甚事,梅香,跟我见母亲去来。(梅香云)姐姐行动些。(做见科)(正旦云)母亲,唤您孩儿有何事 (夫人云)孩儿,向前拜了你哥哥者。(做拜科)(夫人云)孩儿,这是倩女小姐。且回绣房中去。(正旦出门科,云)梅香,咱那里得这个哥哥来 (梅香云)姐姐,你不认的他 ,则他便是指腹成亲的王秀才。(正旦云)则他便是王生 ,俺母亲着我拜为哥哥,不知主何意也呵 (唱)【仙吕】【赏花时】他是个矫帽轻衫小小郎,我是个绣帔香车楚楚娘,恰才貌正相当。俺娘向阳台路上,高筑起一堵雨云墙。【幺篇】可待要隔断巫山窈窕娘,怨女鳏男各自伤。不争你左使着一片黑心肠,你不拘箝我可倒不想,你把我越间阻,越思量。(同梅香下)                                                      选自郑光祖《倩女离魂》
根据元杂剧文化常识填空:(5分)
(1)正末指________________; ⑵正旦指____________;⑶科指_______________。
(4)【赏花时】指____________; ⑸从节选可以看出,倩女具有追求婚姻自由__________性格。


参考答案:⑴正末指男主角; ⑵正旦指女主角; ⑶科指戏剧动作总称。 ⑷【赏花时】指曲牌名;
⑸叛逆。


本题解析:元杂剧的结构形式是"四折一楔子"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宾白:即说白。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元杂剧的角色: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年女角色)四类。末:男角色。也包括正末(为男主角)、副末、外末、小末四类。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共6分)
小题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悦亲戚之情话,________________。农人告余以春及,______________。
小题3:故曰:至人无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小题2:悦琴书以消忧?将有事于西畴
小题3: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鹜”“悦”“畴”。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