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3-06 06:10:4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植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浔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浔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及卒,葬东麓。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以孤穷失身,命也,不愿更嫁。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击剑,为任侠 ?任侠:见义勇为,以行侠仗义自任。 ? B.子,谪仙人也 ?谪仙:隐居避世的仙人。 ? C.益骜放不自修 ?自修:约束自己的言行。 ? D.进止仍有风范 ?进止:进退举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白“骜放不自修”的一组是(? ?)。 ? ①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 ②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③帝赐食,亲为调羹 ④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⑤召入,而白已醉? ⑥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 ⑦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⑧磷起兵,逃还彭泽 ⑨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 A.①②④⑥? B.②④⑤⑦ ? C.③④⑤⑨? D.⑤⑦⑧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李白出生时,母亲梦见了长庚星,长庚星又叫太白星,因而取其字为太白。 ? B.李白喜欢纵横家的言论,喜欢击剑,还经常帮助别人,对财物看得很轻。 ? C.皇上在沉香亭观景,心有所感,召李白来作歌词,然李白已醉,酒稍醒,提笔作词,辞藻绮丽,一气呵成。 ? D.安禄山反叛时,李白做了永王李磷的幕僚,李磷兵败,李白就被判流放夜郎,后遇大赦,回到寻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 (2)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寓姑苏。乐高尚,称处士。骚情雅思,凡知己者悉当时英杰。然不业程文。元和、长庆间,深为令狐文公器许,镇天平日,自草表荐,以诗三百首献于朝,辞略曰:“凡制五言,苞含六义,近多放诞,靡有宗师。祜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谨令缮录,诣光顺门进献,望宣付中书门下。”祜至京师,属元稹号有城府,偃仰内庭。上因召问祜之词藻上下,稹曰:“张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若奖激太过,恐变陛下风教。”上颔之。由是寂寞而归。遂客淮南。杜牧为度支使,极相善待,有赠云:“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祜苦吟,妻孥每唤之皆不应,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乎!”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如杭之灵隐、天竺,苏之灵岩、楞伽,常之惠山、善权,润之甘露、招隐,往往题咏唱绝。尝谒淮南李相,祜称“钓鳌客”,李怪之曰:“钓鳌以何为竿!”曰:“以虹。”“以何为钩?”曰:“新月。”“以何为饵?”曰:“以短李相也。”绅壮之,厚赠而去。初过广陵曰:“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大中中,果卒于丹阳隐居,人以为谶云。诗一卷,今传。卫蘧伯玉①耻独为君子,令狐公其庶几,元稹则不然矣。十誉不足,一毁有余,其事业浅深,于此可以观人也。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稹谓祜雕虫琐琐,而稹所为,有不若是耶?忌贤嫉能,迎户而噬,略己而过人者,穿窬之行也。祜能以处士自终其身,声华不借钟鼎,而高视当代,至今称之。不遇者天也;不泯者亦天也,岂若彼取容阿附,遗臭之不已者哉。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卫蘧伯玉;卫国蘧(qú)伯玉,人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客淮南?客:客居 B.尝谒淮南李向?谒:拜见,请见 C.李怪之曰?怪:对……感到奇怪 D.十誉不足,一毁有余?毁:破坏,毁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1)钓鳌以何为竿?(2)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1)上因召问祜之词藻上下?(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C.(1)果卒于丹阳隐居?(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1)祜能以处士自终其身?(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以下六句话,全都说明张祜文学上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骚情雅思,凡知己者悉当时英杰 ②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 ③雕虫小巧,壮夫不为,若奖激大过,恐变陛下风教 ④祜若吟,凄孥每唤之皆不应 ⑤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往往题咏绝唱 ⑥祜能以处上自终其身,声华不借钟鼎,而高视当代,至今称之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皇帝问张祜的诗时,元稹回答说张祜的诗只是一些花巧的东西,如果皇上奖励过多,恐怕于整个朝廷的文风无益。皇帝采纳元稹的意见,张祜扫兴而归。 B.杜牧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很热情地接待了张祜,做诗送给张祜,诗中写道:“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对张祜的不平遭遇表示了无限同情。 C.张祜性喜山水,多游名寺,所到之处,必有题诗绝唱。生前非常喜欢丹阳这个地方,曾做过诗:“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最后也是死在这里。 D.元稹忌贤嫉能,不是君子所为,为人所不齿;张祜虽然终身不仕,但诗名、才气冠绝当代,至今为人们称赞。因此作者评论说是非功过历史自有定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和、长庆间,深为令孤文公器许,镇天平日,自草表荐,以诗三百首献于朝。 (2)吾方加吻生花,岂恤汝辈乎? (3)卫蘧伯玉耻独为君子,令狐公其庶几,元稹则不然矣。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①(孟子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 ②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乏。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孟子·尽心上》) 小题1:孟子认为杨朱、墨翟这两种学说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3分)? ? 小题2:根据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孟子在行为上提倡什么主张。(3分)? ?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少落拓,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每穿窬为盗。与辅公祏(shí)为刎颈之交。公祏姑家以牧羊为业,公祏数攘羊以馈之,姑有憾焉,因发其盗事。郡县捕之急,伏威与公祏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时年十六。 时下邳有苗海潮,亦聚众为盗,伏威使公祏谓曰:“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若公能为主,吾当敬从,自揆不堪,可来听命,不则一战以决雄雌。”海潮惧,即以其众归于伏威。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率兵讨之,伏威与战,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迫其步骑陷于大泽,火至皆烧死。有海陵贼帅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伏威令公祏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破阵大悦,引伏威入幕,尽集其酋帅纵酒高会。伏威于坐斩破阵而并其众。由此兵威稍盛,复屠安宜。 宇文化及之反也,署为历阳太守,伏威不受。又移居丹阳,进用人士,大修器械,薄赋敛,除殉葬法,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太宗之围王世充,遣使招之,伏威请降。封吴王,赐姓李氏。 武德四年,遣其将军王雄诞讨李子通于杭州,擒之以献。又破汪华于歙州,尽有江东、淮南之地,南接于岭,东至于海。寻闻太宗平刘黑闼,进攻徐圆朗,伏威惧而来朝,拜为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令。留于京师,礼之甚厚,位在齐王元吉之上,以宠异之。辅公祏之反也,诈称伏威之令,以绐其众,高祖遣赵郡王孝恭讨之。时伏威在长安暴卒。及公祏平,孝恭收得公祏反辞,不晓其诈,遽以奏闻,乃除伏威名,籍没其妻子。贞观元年,太宗知其冤,赦之,复其官爵,葬以公礼。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揆不堪,可来听命揆:估计、揣度 B.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奔北:逃向北方 C.进用人士,大修器械进用:提拔、任用 D.诈称伏威之令,以绐其众绐:蒙骗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即以其众归于伏威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辅公祏之反也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D.复其官爵,葬以公礼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
小题3:以下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了杜伏威有勇有谋的一组是(3分)
①伏威与公祏遂俱亡命,聚众为群盗
②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
③阳为奔北,引入葭芦中,而从上风纵火
④伏威令公祏严兵居外以待变,亲将十人持牛酒入谒
⑤由此兵威稍盛,复屠安宜
⑥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辅公祏在杜伏威落拓时接济他,后来又成为杜军事上的得力助手,但他最终的谋反却给杜伏威一家带来灾祸。
B.杜伏威利用海陵贼帅赵破阵的狂妄自大,在酒席上斩杀了他,由此使得自己的军队逐渐强盛起来。
C.杜伏威率部转移到丹阳后,提拔任用有名望的人,大力修整器械,减轻赋税,废除殉葬法,显示了自己的治理才能。
D.杜伏威归降太宗后,凭借自己的才能受到优厚礼遇,但后来受到朝廷猜忌,最终被高祖赐死。
小题5:翻译下列句子。(9分)
①公祏数攘羊以馈之,姑有憾焉,因发其盗事。(3分)
②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3分)
③闻伏威兵少而轻之,遣使召伏威,请与并力。(3分)
5、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初:本色。?
B.言虽工,于我何与?工:精巧。?
C.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降:以下。?
D.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论乎?遽: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