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6 06:22:3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⑴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_________,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⑵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_________,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⑴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⑵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A.⑴b ⑵a
B.⑴b ⑵b
C.⑴a ⑵a
D.⑴a ⑵b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第一处,从内容和上下句关系看,应为b.第二处,从“细雨”“雪”的季节看,应先“细雨”后“雪”。故a。所以选A。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 91ExAm.org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与年幼之人,为了安全,人们就修建高墙、重门、窄窗的宅院。
B.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C.“生存美学”的发展彻底改变了实践美学一枝独秀的格局,形成了多元并存、相互促进,为美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创新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D.2004年之前欧美国家几乎包揽了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电视信号制作权,在亚洲除了韩国和日本,其他国家很少能够插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仿写句子,要求句式基本一致,上下文衔接连贯。(4分)
品味牡丹,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真花王也。 品味???。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真猛士也。


参考答案:例句:品味荷花,我为其圣洁而欣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真君子也。 品味菊花,我为其坚贞而倾倒,“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真隐士也3分


本题解析:本题属仿写题,解答时既要仿形式更要仿内涵,形式要严格一致。因为处于中间的位置,因此要仔细研究前后的句子,可展开顺势思维,前面是牡丹后面是梅花,由此可想到一些相似的花种,比如菊花、荷花、兰花、茶花等。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列要求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老师在讲评试卷时告诉我们,出现这类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运用得不熟悉所造成的。
B.电视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在全国各大动漫频道播出了3年多,活泼可爱的形象,浅显易懂的内容,明显的本土化特点,激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C.受快餐文化的影响,真正喜欢阅读中外名著的中学生并不多,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广大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就显得非常重要。
D.针对当前医疗卫生市场混乱,药价偏高,国家相关部门下发文件,要求清理整顿药品市场,降低药品价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句式杂糅“原因是造成的”杂糅 ,可改为“原因是……”或“是……造成的”; B“激发”与“共鸣”搭配不当,可改为“激起”。D “针对”缺少宾语,可在“混乱”后加“现状”。。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