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常见题型》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6:30: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公交车上很拥挤,一个纤弱的小女孩被挤到了车门边。
“挤着我的鞋了!”小女孩的脚不慎被正在关上的车门卡着了,急忙大声喊。
女司机赶紧打开车门,上前轻抚着小女孩的脚问:“脚痛不痛?”
“脚不痛,但鞋子挤坏了。鞋子是妈妈新买的,挤坏了要批评的,阿姨给我买双新鞋罢。”女司机闻言立即答应了。她想,只要孩子没受伤,就是万幸。
在家获知消息的妈妈神速赶到现场,冲动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就跑上去扇了女司机一个耳光。
“妈妈,不怨阿姨!”小女孩看见妈妈粗暴地打人,顿时哭了,她挣开妈妈的手,上车走到女司机面前鞠了一躬,含着泪说:“阿姨你没错,是我妈妈错了。我代表她向你认错。”
看到这一幕,真有一种上去拥抱这个孩子的冲动,心想,这要是我们家的孩子就好了!孩子,你让我仰望!
生活中,该仰望的其实不只是这样的孩子。
请以“仰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扩写、续写、套写材料,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仰视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无可厚非是生存的现实。如今,更为悲哀的是,这句话已逐渐成为芸芸众生的生存意义。自小,我们的面前就有了奋斗不完的目标,而我们是否应该停驻思索,我们在追逐的人生价值究竟是什么?我们是否应该用仅含成败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认为,我们不该站在第一高峰上俯视第二高峰,而是应抱着一种仰视的目光去敬畏那第二,甚至第三第四……
名列虽次,但不能磨灭那种值得敬畏的奋力拼搏的精神。或许在相比的时刻,第一名的光辉远远盖过了后面的名次。可他们在舞台上下的汗水与付出是不能否决的。那样一段不为人知的奋斗与坚持不是仅仅能用成败来定论的,而是富含了一股人性的光辉。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奥运会上的一位最后一名马拉松运动员阿赫瓦里,在颁奖典礼时,他却被遗忘在赛道上继续拼搏,当他拖着流血的腿跨过终点时,说“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我们可以设问自己能不能做到那样的不畏艰难与全力以赴。对于这样的精神,我们应当怀着深深的敬畏,即使他甚至只是最后一名。
名列虽次,鼓励与铭记不只是一种激励,也是对社会风气的改善。人们铭记第一,忽略其次,是一种受整体社会急功近利影响的表现。正因为人们把目光都锁定在了最好和第一,自然而然,我们只记住了第一,而忽略了后面依旧优秀的人们。在我们的社会中孩子被要求考第一,运动员被要求获金牌,各项攀比中人们想最耀眼。《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中谈到,1979年到2008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仅有对应试教育的极力争夺,对孩子一生的影响是毁人不倦的;中国奥运会金牌数位列第一,而整体国民身体素质却让人不敢恭维;高校为了各项指标的攀比,假论文层出不穷,而中国却未曾染指诺贝尔奖。。。。。。以这样的方式只为争夺第一,然后铭记第一,对每个人的生命,对社会的进步真的有意义和添彩吗?学会鼓励与铭记后几名,教会我们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面对成败,不仅激励了后几名继续前行,也是对社会整体风气的改善。
名列虽次,可如何看待,这不仅反映了你内心的态度,还体现了你灵魂的境界。当我们用一种宽和与欣赏的态度来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第一名便不再是唯一值得铭记的了,我们会发现后面几名也是如此值得我们去赞叹与铭记。这考验了我们自身的境界,是否只用一种刻薄与功利的目光去看待周围的人或事。这是万万不可取的,这样的目光下,世界将充满苍白和荒诞。鲁迅曾说过:“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些落后而仍然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仰视我们周围的那些高峰吧,让我们赞叹与思考他们所蕴藏的壮丽与挺拔。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这些高峰之一,那些刻薄与功利也许也会让我们无所适从,那些目光与赞叹也许也是我们所渴望的,何不修身从己为先?


本题解析:仰视,指抬起头向上看,含有敬仰、敬慕和向往之情。与“仰望”词义相近。写作中要明确仰视的对象。可以是人,可以是物;可以是高贵高大的,可以是平凡卑微而平时易被人轻视或忽视的。行文要侧重于展现出人或物身上所具有的某种令人敬仰的品质、风格、精神。文章要扣题展开,行文过程中要注意点题,或表达出题目所蕴含的意思,不能只在结尾点一下。要具备记叙性文章的文体特点。可以是规范的记叙文,有较为完整的情节;也可以是记叙性散文,联想与想象中有相对完整的情节。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现代科技日益进步,文明快速发展,任何知识学问的数量和深度都远远超过古代,分工、分门成了必然的趋势,任何人都无法博通一切,各类专家应运而生。
请以“专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晒”,在广东方言里有“炫耀”的意思,如:晒命:向别人吹嘘自己的身世。
  “晒”,也有“公开”的意思,如:权力必须晒在阳光下,必须加强监督。
  “晒”,在网络上流行就是本着“分享你的一切,晒出你的一切可以晒的东西”的指导思想,在网络上展示自己的资源、与人分享等,如:晒心情,日记;晒房子,晒衣服;晒摄影作品,晒旅游心得等等。当然也有一些人把他人的隐私也晒到网上,美其名曰“光明磊落地暴露”。
  一个“晒”字,内涵丰富,能够引发我们许多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晒”的看法。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走进社会,你会惊讶生活的多姿多彩;走进民间,你会洞悉民风的淳朴与强悍;走进校园,你会觉察学海的苦辣与酸甜……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作文题补充完整。②写真事、抒真情。③立意自定。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以“走进 ?”为题的作文,可以侧重写自己的一段亲身经历,可以侧重写对某一事件的感悟,可以侧重写对某一社会现实、思想潮流的思索。无论写什么,前提就是所写材料要“真”,过程描述要“实”。此外,在事件叙述与人物描写时,要特别注意写出生活化的情境,要有典型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刻画,以逼真再现特定情境中的特定人物,真实反映生活的本质,从而增强文章感染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想做山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宁愿做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想法。
要求:
(1)自拟标题
(2)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安逸与磨炼的对话
有一天,安逸悠闲自在、若无其事地走在大街上。四周一切的生灵是那么盎然生机。柳条抽芽了,天空湛蓝,花儿争先恐后地怒放,小鸟立在枝头嘤嘤成韵。这一切美好的事物怎能不让人想出来溜踺溜踺,欣赏这美好春光?当然也有不被这美景所倾倒,依然一如既往地在刻苦训练的磨炼,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训练着,无论是酷暑还是寒冬,是风驰电掣还是冰天雪地,因为磨炼始终相信阳光总在风雨之后。
安逸就这样一直走着,一路上乐不思蜀的样子,让路人看了突生羡慕。突然,安逸脸色大变,原来是安逸碰到了他的冤家磨炼,看来今天安逸又要和磨炼来一场唇舌大战了。
安逸大声呼喊说:“磨炼兄弟又在刻苦锻炼呀!像你这样苦熬,何时才能守得云开见日出啊?为什么不出来悠闲悠闲?”
磨炼没搭理他,只是默默地干着自己手头的事。四周一片寂静,人一般都说寂静是暴风雨即将到来的征兆。安逸最讨厌别人这样了。
于是,安逸气愤地说:“你以为你有什么了不起,多少人因为经受不住挫折与磨难而意志消沉,一蹶不振,有的还甚至误人歧途……”
磨炼开口回答说:“你说的这些是事实,但人生总是要经受一点磕磕碰碰,不可能是一辈子都一帆风顺。也许有人因磨炼而失去信心,但也不缺乏有识之士,经过磨炼之后变得坚强、勇敢,懂得了人生的道理,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安逸听后不服气,赶紧说:“凡事都讲究证据,你有吗?你有什么证据来说明这些吗?”
磨炼毫不畏惧地说:“你还记得《名人传》里的贝多芬吗?他是十九世纪中期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有着无人能及的音乐天赋,可是老天爷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赋予了他音乐天份,同时也让他的耳朵失聪。耳朵是欣赏音乐的媒介,失去了听觉,无疑是对贝多芬最沉重的打击。那么贝多芬的结局如何呢?他不但克服了这些困难,经过一番磨炼之后,他还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曲作,如《英雄交响曲》、《生命交响曲》等。”磨炼最后语重心长地对安逸说:“虽然人人都向往你安逸般地生活,但你想过没有,在这之前,他们都经历了什么?”
安逸听完后无地自容,非常羞愧,他没有再强词夺理,只是静静地离开了。
结束语:人生道路崎岖不平,充满荆棘,但你若想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是必经之路,失败不是问题,怕的就是你没有毅力。浮生若茶,人的成长需要磨炼。


本题解析:
山林中的大树与大海中的扁舟是两种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
前者是指在一个相对安逸、竞争范围小的环境中生存,可以让心境淡然,恬静,也可能更容易取得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的小成就;是一种“宁为鸡头,不做凤尾”的人生价值观。
后者是指在危机重重,惊涛骇浪的生活海洋中,不可避免地让我们明白自己是多么的平凡渺小与脆弱。面临的生活各种压力和不确定性,我们也许会绝望、胆怯、迷盲、无助,但我们可以获到深山老林中难以企及的胸怀、境界、视野。
任取其一即可。但要注意:一定要有观点和立场,不可二者均力,观点应统一,不能割裂。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