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09年全国卷Ⅰ)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参考答案:⑴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⑵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本题解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标签】诗歌鉴赏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了寻找野生老虎,科学考察队员的足迹踏遍了巴山的每个角落。
B、在病痛的折磨下,我们很难看到这个原本十分漂亮的小女孩笑过。
C、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位于北京顺义区,经五环路、六环路、机场高速路、京承高速路均可到达,并有多条公交线路。
D、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11月9日到13日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是审议通过中国为世贸组织成员,并决定是否发起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英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3年1月24日公布了去年对中英美3国6523名高中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请根据要求写出结论。(4分)
问卷调查问题
| 回答
| 英国
| 美国
| 中国
|
1.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人
| 是
| 7.5%
| 57.2%
| 42.2%
|
2.觉得自己优秀
| 否
| 83.2%
| 11.2%
| 32.7%
|
3.学校里有能理解我的老师
| 是
| 52.7%
| 74.4%
| 62.3%
|
4.父母非常了解我
| 是
| 68.0%
| 82%
| 85%
|
调查数据显示英国高中生和美国、中国高中生相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①对自身能力没有信心(“不认可自己”或“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和不优秀”);②感到没有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可(或父母和老师不了解自己)。(每点2分,共4分)
本题解析: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有两个。一是读懂题干提示和表头文字,二是要将表中的数字虚化,不对表格中的数字进行计算,而只关注数据比较的结果。本题中,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反映英国学生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和不优秀,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反映英国学生感到没有得到父母和老师的认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背bèi背叛背诵背景背运
B.奔bèn奔驰奔波奔命奔头儿
C.绷bēng绷带绷簧绷脸绷硬
D.扁biān扁担扁率扁舟扁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前三个“奔”均读bēn;C项“绷脸”中“绷”应读běng,“绷硬”中的“绷”应读bèng;D项“扁担、扁率、扁骨”中的“扁”读biǎn,“扁舟”中的“扁”读piān。)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想想上一个假日经济的火爆场面,看看这一个假日经济的冷淡经营,这强烈的反差怎能不让商家暗然伤神呢?
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融,增强了文字的艺术魅力,深深感染着读者,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心灵震撼。
C.乐观的人注意到的是生活中的美好,并尽情享受;悲观的人看到的却是生活中的灰色,因此他们常常泱泱不乐。
D.若用词不妥帖,造句不合文法,行文缺乏条理,拖沓冗长,就会把文章的意思弄得含混晦涩,令人废解甚至误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项,“暗”应为“黯”;C项,“泱泱”应为“怏怏”;D项,“废”应为“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