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3年已走,2014年到来,在跨年之际,许多人互相转送一副对联。上联:2+0+1+3+1+4=11(意为光棍) 下联:2-0-1-3-1-4="-7" (谐音夫妻)。横批:201314(一生一世)。一生中,有人喜欢不断做加法,有人却喜欢做减法。这副对联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让奉献之树常青
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活着为自己还是活着为他人?这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曲《爱的奉献》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奉献与索取是一对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贪欲永远得不到满足,再者,没有别人的奉献,自己又能索取什么?材料中的对联告诉我们,做人不能用加法,只索取,结果就是孤家寡人;与人相处要用减法,讲奉献,人生就不会孤单,有舍才有得;一生一世只有奉献才有回报。
奉献是不计报酬的给予,是“有一分热放一分光”,是“我为人人”。奉献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热情,是一生无私的爱心,甚至是无价的生命。因为有人奉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人类才会不断前进。奉献者收获的是一种幸福,一种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与爱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长。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构建社会文明的大厦。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
本题解析:2+0+1+3+1+4=11(意为光棍),说明做人不能用加法,只索取,结果就是孤家寡人;2-0-1-3-1-4="-7" (谐音夫妻),与人相处要用减法,讲奉献,人生就不会孤单,有舍才有得;201314(一生一世),一生一世只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来到这个世上,每个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往篓子里放东西的过程。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只是一味的索取,最后将一无所有,只做加法的人生是悲哀的。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就是做减法,减去多余的物质,减去奢侈的欲望,减去心灵的负担,不断地奉献,人生就会幸福。人不应该一味的索取,应该讲奉献,这样人生之旅才会风光无限。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栋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家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别大?为什么在屋檐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下来的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屋檐大。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史蒂芬·霍金被誉为继牛顿和爱因斯坦之后的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他过完21岁生日之后,他不幸患上了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从此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语音失常,不能与人直接交流。但残疾没有击倒他,反而使他的才能发挥到了极致。
富兰克林·罗斯福以他的雄才大略驱走了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残疾阴影,征服了全体美国人的心,最终连任四届美国总统,成了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
海伦·凯勒以她超常的意志战胜了盲聋哑的残疾,成为当代最杰出的女性社会活动家。
被誉为“湖南张海迪”的李丽1岁时患了小儿麻痹症,从此再没有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创办“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五年时间温暖了八万颗冰冷的心,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他们都以超人的意志战胜了厄运,成为了生活的强者。
读了这几则材料,你有何感悟?在材料范围之内,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在成长的道路上,人们常常会遭遇突如其来的厄运。面对厄运,有人束手无策,有人悲观失望,有人一蹶不振,也有人勇敢地面对厄运,开始了新的人生,创造出新的辉煌。针对这几则材料,我们可以记叙,也可以议论。从以上几个人物的事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点——他们的身体被命运抛弃,但他们的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这就是我们立意的关键。如果写议论文,论点一定要明确,议论一定要新颖,深刻;如果写记叙文,选材应生动感人。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
要求:根据本诗的内容,联系实际,写一篇抒发你对自己的人生路的感受,或阐发你对人生路的看法的文章。
注意: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题目自拟。
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我”和“儿子”的做法看似相左,其实不然:我追求“捷径”,儿子追求“延长”。看来,可以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
思考的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看问题要多角度思考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青年精神”是青年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意气风发,是青年马克思 “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是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伟大责任;是无数青年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勇于批判……
请以“青年精神”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