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常见题型》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3-06 06:36:3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中华民族的语汇中,“和平”“和乐”“和睦”“和美”“和谐”“和洽”“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家和万事兴”等,都显示出“和”是大家崇尚的目标。孟子是我国古代最看重“人和”的思想家之一,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不就达到人和的境界了吗?孟子“人和”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并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21世纪的今天,“和”又意味着什么?我们又该为此做些什么?
请联系上面相关材料,请任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看法。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学者许衡,行路时,口渴难忍。路遇梨树,众人皆围而摘梨,唯许衡不为所动。人问之,曰:"此非吾梨,岂能乱摘?"人以其迂腐,讥之:"乱世梨无主。"衡正色曰:"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元史》)
阅读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自拟文题,不少于800字。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在我7岁的时候,爷爷带我去钓鱼。爷爷叫我往平静的池塘里扔一块石头,问我:“你看到什么了?”
“我看到一朵水花。”我回答。
“你还看到了什么?”爷爷问。
“还有,水面上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
爷爷点了点头,对我说:“每一个人都要对他在这个世界上制造的水花负责,这水花会激起许多圈波纹,产生连锁反应。”
坐在岸边,静静地凝望着微波荡漾的水面。
这段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3)文体明确,诗歌除外。(4)字数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套作。



4、写作题  涵养,是一个人日常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它可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诸多方面。例如,当你被人误解时,当别人不小心在行动或语言上对你有所伤害时,当你看到别人无意中发生一些非原则的过错时……你将如何对待?
[要求]请以“涵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自拟题目。



5、写作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错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比喻失去正常的或应有的状态。”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错位”现象。例如:学生迷恋游戏机,商家欺骗消费者,子女当一天家长,让闯红灯的人当一回交警等等。人生的错位演绎一个个或悲或喜的故事。你有类似的经历和见闻吗?对“错位”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呢?
  请以“错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