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①,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①兜鍪:古代士兵的头盔,词中借指士兵。
小题1:阙头两句一问一答,写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说的是什么意思?(2分)
小题2:此词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什
么人物暗讽什么?倾吐了作者什么情怀?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神州在哪里?意思是整个中原都沦陷敌手,已经非我所有了。(2分)
小题1:三国时的英雄孙权,南宋朝廷无能而屈辱求和。(2分)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结合作者的经历及全诗做答。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同类事件借古讽今,以及作者的一生心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面几句诗是宋朝诗人黄庭坚绝句《春近》和曹幽绝句《春暮》两首的随意排列,若将《春近》一诗按序整理出来正确的一项是?(?)
①春近登临意气佳?②青草池塘独听蛙
③绿阴冉冉高天涯?④亭台经雨压尘沙
⑤更喜轻寒勒成雪?⑥门外无人问落花
⑦林莺啼到无声处?⑧未春先放一城花
A.⑥③⑦②
B.④①⑤⑧
C.①④⑦⑥
D.⑧③⑤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阮郎归·耒阳①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
【注】①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②招魂,《楚辞》的名篇。③借用杜甫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词的上片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4分)
答:?
?
(2)下片通过哪两种手法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4分)
答:?
?
参考答案:(1)上阕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山前灯火欲黄昏”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山头来去云”写出了作者的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声里数家村”以“鹧鸪”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意境凄冷。(而“潇湘逢故人”传达了作者内心淡淡的欣喜,答出这一点也可给分)
(2)①手法:对比、用典。形象:写出了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现在漂沦憔悴、落魄江湖的诗人形象。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夜 雪
? 白居易? ?
? ?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注:该诗为诗人谪居江州时所写。
1.诗中如何描写夜雪之大?试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景中有情,试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首先,诗人通过一个“冷”字,可见雪大天寒。其次,“复见窗户明”一句从视觉角度说明了夜雪之大,夜深却见窗明,正是深厚积雪的反光带来的。最后两句则从听觉角度表现雪大,只有厚厚的积雪才能将竹枝折断。诗人用的是侧面烘托手法表现夜间大雪。(意对即可)
2.以雪大天寒之景烘托诗人当时被贬谪时的孤独凄冷之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4)山回路转不见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6)?,?。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参考答案: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4)雪上空留马行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背诵默写能力。这些名篇名句都是学生应该掌握熟背的,对比较容易写错的字要经常默写,强化记忆。注意下列字形:喻、庐、喧、凌、蒹葭、萋、晞。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