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已而有识者曰:“此五代、宋时物也,古矣,宜谨宝藏之,勿令损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非真能好古也,特与庸俗人同好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不久有能辨识古物的人告诉我:“这是五代、宋时的古董,年代很久了,应该小心地把它当作珍宝一样收藏着,不要使它毁坏。
(2)这不是真能爱好古物,只不过与平庸世俗的人趣味相同罢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
A、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据秦,这是您知道的。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这是我日日夜夜为之咬牙切齿、捶胸痛恨的事,现在才得到您的指教。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之所以派军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D、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干大事不必照顾小节,行大礼不必推辞小的谦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懿,字仲德,太原祁人。自言汉司徒允弟、幽州刺史懋七世孙也。祖?宏,仕石季龙;父苗,仕苻坚,皆至州刺史。
仲德少沉审,有意略,事母甚谨,学通阴阳,精解声律。苻氏之败,仲德年十七及兄睿同起义兵,与慕容垂战。败,仲德被重创走,与家属相失。路经大泽,困未能去,卧林中。有一小儿青衣,年可七八岁,骑牛行,见仲德惊曰:“汉已食未?”仲德言饥,小儿去,须臾复来,得饭与之。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有一白狼至前,仰天而号,号讫衔仲德衣,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与睿相及。度河至滑台,复为翟辽所留,使为将帅。积年,仲德欲南归,乃弃辽奔泰山。辽追骑急,夜行忽见前有猛炬导之,乘火行百许里以免。
因至姑孰投桓玄。值玄篡,见辅国将军张畅,言及世事。仲德曰:“今之起者恐不足以济大事。”元德果劲有计略,宋武帝甚知之,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仲德闻其谋,谓元德曰:“玄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事泄,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会义军克建邺,仲德抱元德子方回出候武帝。帝于马上抱方回,与仲德相对号恸。追赠元德给事中,封安复县侯,以仲德为镇军中兵参军。
武帝欲迁都洛阳,众议咸以为宜,唯仲德曰:“今暴师经载,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帝深纳之。元嘉中,到彦之北侵,仲德同行。魏弃河南,司、兖三州平定,三军咸喜,而仲德有忧色,曰:“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诸军进屯灵昌,魏军于委粟津渡河,虎牢、洛阳并不守。彦之闻二城并没,欲焚舟步走。仲德曰:“今贼去我犹自千里,滑台尚有强兵。若便舍舟,士卒必散。”乃回军沿济南历城步上,焚舟弃甲,还至彭城。仲德坐免官。寻与檀道济救滑台,粮尽乃归。自是复失河南。九年,又为徐州刺史。仲德三临徐州,威德著于彭城。立佛寺,作白狼、童子像于塔中,以在河北所遇也。进号镇北大将军。卒,谥曰桓侯。亦于庙立白狼、童子坛,每祭必祠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德被重创走/被:遭受
B.乘火行百许里以免/乘:趁着
C.元德为玄诛,仲德窜走/诛:斥责
D.以在河北所遇也/遇:
2.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体现仲德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因渡水,仲德随后得济
②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
③学通阴阳,精解声律
④士有归心,故当以建邺为王基
⑤告以义举,使于都下袭玄
⑥若便舍舟,士卒必散
A.②⑤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③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仲德年轻时就很慎重并且有谋略,侍奉母亲很是恭敬,学识上精通阴阳学,并深通声律。
B.仲德17岁时与王睿发起义兵,同慕容垂协同作战,王懿身负重伤。仲德被困泽中,幸得童子、白狼相助,才得以脱险。
C.仲德反对武帝迁都洛阳的想法,认为军队在外多年,士兵思乡,认为应该以建邺为都城。
D.仲德随到彦之作战,在敌军丢弃了河南,司、兖三州平定的情况下却面带忧容,认为必中对方圈套。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毕欲行,而暴雨莫知津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玄无远虑,好冒夜出入,今取之正须一夫力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贤不谙北土情伪,必堕其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
3.B
4.(1)(仲德)吃完想要走,但下了一场暴雨,不知道通向渡口的路在哪里。
(2)桓玄考虑事情不长远,喜欢夜间出营,现在俘获他只需一个人的力量就够了。
(3)众人都不熟悉北方人情善于诡诈,必定会陷入敌人圈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并翻译画线部分。
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查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取材于《吕氏春秋·音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凡音者/产乎人心者也/感予心则荡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曰乐之为观也深矣/
译文:所以听到他们的乐声就能知道他们的风俗,考察他们的风俗就能知道他们的志趣,观察他们的志趣就能知道他们的德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阅读题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对下列划线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违:违背,违反。
B、数罟不入夸池。——数:读作cù,数量多。
C、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憾:遗憾。
D?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②复使一人趣之
B、①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D、①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下列划线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七十者衣帛食肉
C、吾师道也,失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序八州而朝同列
4、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参考答案:1、B
2、B
3、D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