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6:50: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依照下文第一句,再写两个句子,使全段意思完整。
庄子是先秦乃至传统中国的最伟大的批判者,正是他的逍遥,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逍遥,呐喊还是抨击,他们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思想者和批判者。


参考答案:答案:
鲁迅是现代中国最有力的批判者,正是他的呐喊,唤醒了无数沉睡的中国人。
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最杰出的批判者,正是他的抨击,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种种丑恶。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被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紫禁城”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卓尔不群、璀璨夺目的“三雕”——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现代企业非常注重核心技术参数的保密工作,管理者甚至要求技术人员在关键时刻拿出剖腹藏珠的气概也要保守住自己的商业机密。
C.载有476名乘客的韩国“岁月”号客轮,16日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海域发生意外进水事故并最终沉没。此次事故,船长李俊锡难辞其咎
D.在乌克兰政局动荡期间,一些女记者坚持到一线采访,及时发回了大量现场新闻,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A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B. 意思解释:破开肚子把珍珠藏进去,比喻为物伤身,轻重颠倒,此处为望文生义;C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设置陷阱为望文生义;D. 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根据画线的示例句子,再仿写两句话。(4分)
你是我生命中最美的相遇。
你是湍流中的踏脚石, 你是看不见的空气,你是捉不到 的阳光。 啊,友情,你在哪里?
我曾在在杜甫赋李白的诗里看到你情深似海的心地;
我曾在                                                                   ;
我曾在                                                                  


参考答案:我曾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通信集里听到你娓娓动听的话语;我曾在鲁迅赠瞿秋白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条幅里领略了你高尚的志趣;我曾在白求恩输给八路军的血液里看到你慷慨的笑意。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我曾在+介词结构+动宾短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语序排序,这是道传统题型。解答本题应用排除的办法,从所给的四个选项来看,答本题的关键是①句还是④句为首句。语句排序遵循一个逻辑原则,即是“先言其物而后可言也”,横线前一句的主语是“箕山”,④句中首提到“山”,尾提“箕顶”,④句当为首句,所以应在CD两项中选;首尾相接,②句开始对“箕顶”描述,所以②应在④后据此,可知应选D。当然,其他还可来验证,空格后的“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句中提到的“遗址”,显然是在告知其前应是③;而③明显是从上往下看的景象,所以应在“箕顶”之后,即④②之后。除此方法外,抓住句子中的一些标志性的词语,也是排序的一个重要的抓手,如本题中的“如果”“而”“如此”等。当然最好还是几个方法结合在一起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实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力量也就减弱了。)
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道这件事的太子和宾客,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来送别荆轲。)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D.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用匣子封好,燕王在朝庭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派使者来禀告大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