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3-06 06:50:4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一生呜呜的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要有点儿东西,才叫活着。妈——”
B.“起床这么早,”他想,“会使人变傻的。”
C.文天祥听罢阿禾木的恫吓,昂首挺胸,一脸不屑:“要杀便杀,说什么捏在你的掌心不掌心!”
D.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2、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列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小说”下定义。要求语意完整,字词上可作适当的增删。
①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
②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
③小说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④小说通常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拓片/落拓不羁抹布/浓妆艳抹厌恶/好逸恶劳
B.纤维/纤尘不染角色/钩心斗角星宿/风餐露宿
C.削面/削足适履给以/自给自足单于/单枪匹马
D.塞责/塞翁失马行头/祸不单行 弹劾/弹尽粮绝



4、语言运用题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
有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他坚持“用最传统、最原始的古老方法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里常备藤条和鸡毛掸。平日里,他给孩子们定下严格甚至苛刻的家规,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孩子们从小就必须背《三字经》《子弟规》,背不上来就要揍人。平时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自由上网,不准随意开空调;他说,孩子是民,家长是主;打是一种文化。他“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这三个孩子不但品学兼优、才艺双佳,而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在做客江苏教育电视台时,这位父亲的做法遭到现场的众多专家、学者的尖锐质疑,而他毫不示弱,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
①请把上面的内容概括成一句话的新闻(2分)

 
 
 
 
 
 
 
 
 
 
 
 
 
 
 
②根据上述材料,请你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3分)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A.征(shù)
(jú)颂
(lái)
(sù)落木
B.(cén)阳
(fǎng)
(lǒng)首
得鱼忘(quán)
C.寒(zhēn)
(wéi)杆
(pō)
秋风袅(niǎo)
D.(shū)朗
(xī)窣
(tiáo)远
灼(zhuó)其华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