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3-06 06:51: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小诗,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诗句,使前后照应,上下连贯。(6分)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①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一切,
大阳还会重新回来!


参考答案:①纵使冬雪冰封大地,/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②纵使身陷茫茫沙漠,/ 希望绿洲依然存在!
(6分;每组句子3分,其中句式基本一致1分,前后两句有语意的转折1分,每组句子最后一个字押韵1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xué)头
(shū)解
捅娄子
冒然行事
B.出(qiǔ)
(zā)针
没缘份
一年之计
C.(zī)趄
(mú)样
摄相机
沧海桑田
D.巨(bò)
(zhuó)重
座上客
指手画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末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
B.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C.落日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
D.罗曼罗兰在构思他心目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时,他焦躁不安了半年,有一天,他登上山顶,看见一轮太阳正在喷薄而出,于是,罗曼罗兰心目中久久酝酿的英雄在东地平线上出现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莫名其妙:莫:不能。名:说出。不能说出它其中的奥妙(道理),指遇到的情况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改变。 纹:一点儿或字典上的意思很细的线。喷薄而出:喷薄:随着某物(或气体、液体)涌起、上升、高涨时,使得原来很清楚的景物被蒙上别的薄薄的东西而显得模糊不清。一般是形容水涌起或太阳初升时涌上地平线的样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B.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我国的改革在不断深化,那种什么事情都由政府包揽的现象正在改变,各种社会组织纷纷成立,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
D.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解答病句辨识题的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B项,重复赘余,“确实可说”与“堪称”重复。C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暗换主语,在“使”前加上“这”。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屠戮妇婴纪元斑斓书生意气
B.风华正茂竹蒿箕踞陨身不恤
C.桀骜不驯摩娑编缉销声匿迹
D.浮想联篇步履欧打绿草如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B.竹蒿(应为“篙”)         陨身不恤(应为“殒”)
C.摩娑(应为“挲”)         编缉(应为“辑”)     
D.浮想联篇(应为“翩”)     欧打(应为“殴”)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