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早 秋许【古代诗歌鉴赏】
2017-03-13 13:10: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秋
许 浑
遥夜泛①清瑟②,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③。
高树晓还密④,远山晴更多。
淮南 91EXAm.org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①泛:流淌。②清瑟:清细的瑟声。瑟,乐器。③金河:银河。④还密:尚未凋零。
【小题1】这是一首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诗中哪些景物表现“早”字?(4分)
【小题2】请你对本诗高低远近(俯仰远近)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作分析。(4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早 秋
许 浑
遥夜泛①清瑟②,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③。
高树晓还密④,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注:①泛:流淌。②清瑟:清细的瑟声。瑟,乐器。③金河:银河。④还密:尚未凋零。
【小题1】这是一首咏早秋景物的咏物诗。题目“早秋”,因而处处落在“早”字。诗中哪些景物表现“早”字?(4分)
【小题2】请你对本诗高低远近(俯仰远近)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作分析。(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翠萝,残萤,早雁,密树,落叶,洞庭波。答对四种以上给4分,缺两项扣1分。
【小题2】俯视,“残萤栖玉露”,地上点点萤光,露珠晶莹光润,有初秋的清凉之意。2分.仰望,“早雁拂金河”,雁影掠过初秋的银河,空中点点星光,点点雁影,让人感到初秋夜色的宁静与纤丽。2分(考生若从“远近”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比较简单,分析时,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景物,分析其特点是否表现了早,然后将描写的能表现早的景物直接提取出来即可。例如,早雁,密树的“晓”,落叶等。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此题考查表现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可先根据对诗句手法的理解,找出属于运用高低远近(俯仰远近)相结合的句子,然后在具体分析中答出其表现手法极其表达效果即可。例如,“早雁拂金河”,写早雁,必定要仰视;“残萤栖玉露”写露珠等,必定要俯视,因此通过这种手法来表现秋季夜 色的特点。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He that makes a good war makes a good peace. 正义的战争创造持久的和平。
Tags:高考语文 题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江..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