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写作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木兰花
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 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小题1】词中一、二两句有何作用?
【小题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情至之语”,请作具体分析。(4分)
写作题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木兰花
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小题1】词中一、二两句有何作用?
【小题2】词中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小题3】“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情至之语”,请作具体分析。(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①交代了时间、季节、地点;②奠定愁怨的情感基调;③统摄全诗。
【小题2】(3分)主人公在暮春时节登上小楼,遥望边关远人,因问讯无人,得不到远人消息而回绣户,愁看落花,叹息垂泪。(1分)刻画了一位悲愁、深情的思妇形象。(2分)
【小题3】(4分)①因玉关道路未曾走过,所以担心梦中也无从寻觅,可见相思之切。(2分)②由日间的相思到夜里的幽梦,可见相思之深。(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后可知,前两句词是景物描写,故可从景物描写的一般性作用角度作答,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等。一个“愁”奠定了全词的主基调。由下文描述的诗句内容可知,一个“望”字,统摄全诗。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要从他的兴趣、爱好(嗜好)的角度入手,一个人的居住环境、着装等也往往能透露其志趣。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整首诗歌的感悟,抓住关键词体会。“独”与“暮”表现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愁望玉关芳草路”,“愁”“玉关”,由此可看出主人公的身份,即一位思念远人的女主人公。“消息断,不逢人”等不到信息的无可奈何;“敛眉”即低眉、颦眉、蹙眉,含愁之态。下片中时间到了黄昏。“坐看落花”的“ 91EXAm.org坐”,因看落花而自悲遭际,这方引起“空叹息”。“红泪”极言相思之苦。由此可知,终日的相思。一位悲愁、深情的思妇形象跃然而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3】此题考查尾联所体现的词人的思想情感,解答此题,可结合前面诗句具体分析。“干山万水”写出了闺中少妇与征夫相隔遥远,远望不见的愁闷相思之情自然流露出来。“魂梦”“何处觅”表现了女主人公希望借梦来找寻的无奈之情,可见其相思之深切。因此,“情至之语”是对女主人公的终日相思的最好评价。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一般】
No man is so old,but thinks he may yet live another year. 人活百年不嫌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