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兀坐①  【古代诗歌鉴赏】
2017-03-13 13:54:0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8分)
兀坐①    
赵树吉
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
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烽烟惊远道,升斗②恋微官。
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
【注】①兀坐:独自端坐。②升斗:微薄的薪俸。
【小题1】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的环境特点。(4分)
【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4分)



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
兀坐①    
赵树吉
书帷人散后,兀坐思无端。
炉火明知夕,瓶花冻觉寒。
烽烟惊远道,升斗②恋微官。
愁绝团圆月,他乡独自看。
【注】①兀坐:独自端坐。②升斗:微薄的薪俸。
【小题1】请结合颔联,分析诗人“兀坐”的环境特点。(4分)
【小题2】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复杂的心绪。(4分)
本题答案:
【小题1】环境特点:昏暗而清冷。(2分)用明亮起来的炉火,反衬天色昏暗。(1分)由瓶中被冻住的花,表现天的寒冷,从而衬出环境的清冷。(1分)
【小题2】①友人散尽,独坐凄寒。②远方战事,忧心国运。③官小禄薄,慨叹白身。④望月思乡,孤独寂寞。(共4分,每点1分,意思近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需要首先筛选出有关环境描写的内容,然后归纳分析。“书帷人散后”朋友走后,诗人独坐,室内冷清;“炉火明知夕”,炉火变亮了,知道原来是到了傍晚了,天色昏暗;“瓶花冻觉寒”点出寒冷的氛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本题需要通读全诗,逐句分析概括。一二句写友人分散后,诗人自己独坐,内心凄凉;五句写诗人想起远方的战事,忧心忡忡;六句写诗人官职小,薪俸微薄,无奈慨叹;七八句写诗人身在异乡,望着月亮思念家乡亲人。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所属考点:【古代诗歌鉴赏】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 拖延为时间之贼.
Tags:高考语文 题库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