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2017-07-17 20:36:3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1月7号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逸夫先生在家中辞世,享年107岁。作为在内地知名度最高的港人之一,邵逸夫的名字是与“逸夫楼”联系在一起的。他辞世的消息传出后,有网民在电子地图搜索“逸夫楼”,得出的结果近3万座,密密麻麻几乎遍布中国。某门户网站微博上发起名为“随手拍校内‘逸夫楼’”的活动,各地网友纷纷晒出自己学校的“逸夫楼”照片,为老先生送行。许多网友在微博上点烛悼念,感叹从小到大上过的学校“几乎都有一座‘逸夫楼’”。
百度的“邵逸夫吧”也发起一项活动:“各地有‘逸夫楼’的请留名,一起纪念邵老!”回复者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第八中学到四川省宜宾市高县逸夫小学,从桂林理工大学到淮阴师范,几乎每隔三五秒钟就一条。
请为邵先生写一副对联表达自己的敬意,要求不超过20字。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考答案:
示例:? 1.邵老爱国重教育新人,逸夫遍洒雨露润人心。
2.“逸夫楼”遍布神州,邵先生名播华夏。


本题解析:
这是一道对联题,此类试题的答题思路是:
首先要注意审题。话题式对联题虽然强调了开放性,但其给出的话题,又是确定开放空间的一个限度。所以,我们必须仔细审题,确定对联应涉及的内容,保证其内容在话题范围之内。如: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努力拼搏,获得金牌第二的好成绩,请以此为内容,拟写一副对联,字数在20字以内。此话题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雅典奥运会、中国、胜利,所以,“海外创佳绩,国内添光辉”,海外、国内指代不明,是跑题的。
其次“大题小做”,拟写上联,并匹配下联。话题式对联题给出的话题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涵盖面较广,如果就话题而论话题,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大题小做”的方式来进行。所谓“小”,就是具体、典型,我们可以寻找和这个话题相关的人、事、物,或者强调这个概念的功能、作用,以此为内容,衍生上联,再匹配下联。
如以“恒心”为话题,可想到有愚公移山、老妇磨杵的故事,可拟成以下对联:
愚公移山功在不舍,老妇磨杵成于永恒;
再次,疏通文句、检查结构、锤炼字词,增加对联的表现力。
话题式对联题归根结底是一个语言表达题。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张良出,要项伯
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通假字的能力。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D项没有通假字,有通假字的选项是:A.要,通“邀”;B.卒:通“猝”;C.倍,通“背”。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彰显的是一个城市的内在精神,而精神的形成是复杂而缓慢的,需要漫长的成长期,决不可能通过策划几个方案、空提几句口号,就可以一挥而就。
B.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C.西博会狂欢节那天,大家拥到大街上去,社区里十室九空。
D.应试作文不适合“文如看山不喜平”的定律,因为八百字的篇幅承受不了一波三折的曲笔,快速阅卷根本不允许逐字逐句欣赏你的微言大义,所以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点明中心是应试作文首选的开头方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暄涎皮自栩礼尚往来
B.鬼秘畏葸萌孽涸辙之鲋
C.戮力岑寂尺牍牛山濯濯
D.绌恶逡巡棒槌星殒如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李老师是某校心理咨询室的一位老师,临近高考,好多同学都愿意通过电话与她交流学习方面遇到的问题。以下是李老师在心理咨询室与一位学生电话交谈的内容,请你根据李老师的话推断这位学生的提问,并补充出来。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分)
学生:?(1)
李老师:我就是。
学生:?(2)
李老师:什么问题,你说吧。
学生:?(3)
李老师:别着急,有时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也是正常的。你已尽力克服,这很好,我想还是我们当面谈谈,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参考答案:
(1)您好!我找李老师。
(2)我想向您请教一个问题。
(3)我这几天上课老走神,无法集中注意力,我虽然尽力克服,还是没能改变,心里很着急。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