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7-17 20:49: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抹杀(shā)摒除(bǐng)刚愎自用(bì)叱咤风云(chà)
B.狙击(jū)翌日(yì)淆乱乾坤(xiáo)怙恶不悛(hù)
C.刍议(chú) 肄业(sì)徇私枉法(xún)箪食壶浆(sì)
D.召开(zhāo)溘然(hé) 长歌当哭(dàng)亘古不变(gèn)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A项叱咤风云中的chà应为zhà,C项中肄业中sì应为yì,徇私舞弊中的xún 应为xùn
,D项中溘然中的hé应为k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市长自言自语:“这些材料放在这里      不用,实在是太可惜了。”
②昔日的王侯将相、皇亲国戚无论地位多么显赫,如今大都    无闻了。
    修建人行天桥,才能更好地解决小学生过马路的问题。
A.废止淹没除非
B.废置淹没除了
C.废止湮没除了
D.废置湮没除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①废置:认为没有用而搁在一边;废止:取消,不再行使,一般指法令、制度等。②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湮没:埋没。③除了:表示在所说的内容外,还有别的,常与“还、也、只”连用;除非:表唯一条件,相当于“只有”,常与“才、否则、不然”搭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们常用“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来形容香港的独特定位,只要背靠祖国,才能面向世界,我们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B.回顾30多年历程,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方向,排除各种干扰,确保改革不变质、不走样。
C.今日之中国,其行进也迅疾,其承载也厚重。从深化改革的落实,到产业变革的突破;从环境问题的破解,到社会治理的完善,无不呼唤知识的力量、人才的创造。
D.邪不压正,正定胜邪。做好宗教工作,必须重视培养爱国宗教教职人员队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宗教界人士素质,动员宗教界人士发扬爱国爱民,更有针对性地批驳歪理邪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项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改为“只有……才”。B项成分赘余,应去掉“因为”。D项成分残缺,应为“发扬爱国爱民的优良传统”。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中国自古不乏爱好美食的文人,①?。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品鉴美食是件风雅事,文人爱好做饭就未免失身份。苏轼偏不在乎,②?,还极爱下厨房,以大胆的创意和实践精神,③?。诸如“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羹”、“东坡豆腐”等,这些名菜和他流传至今的诗词文章一样“脍炙人口”,其中最著名的,要属“东坡肉”。


参考答案:
①但爱好做饭的文人却并不常见
②他不仅爱好美食
③做出许多流传至今的名菜


本题解析:“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
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补句的命题规律:
(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
(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
(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
(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
有效的答题技巧:
(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
(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
(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
(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补写每写出一句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月夜原是神秘的,安谧的,凄清的,?。树多即可增进幽暗。
①幽暗可以衬出月色皎洁
②平湖秋月的妙处,便是树多
③与其在歌吹喧阗、灯光辉煌的地方玩月
④阒静可使观者的精神舒缓,与月冥合
⑤毋宁在寂寥无人、幽暗阒静的所在赏月
A.②③⑤④①
B.①④③⑤②
C.②④①③⑤
D.③⑤①④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