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7-17 20:58:4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和“是寡人之过也”相同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B.不然,籍何以至此
C.亚父者,范增也
D.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都是判断句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风景,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裂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参考答案:(1)小溪里的浪花,可能是看到了石头的招手,高兴地手舞足蹈,奔跑在湍急的河流里。(2)清晨的小鸟,可能是嗅到了玫瑰的花香,欢快地展开翅膀,徜徉在翠绿的竹林里。


本题解析:仿写时首先要注意与例句的“……,可能是……,……,……”格式保持一致;第二,例句运用的拟人修辞手法,要保持修辞一致;第三,要注意意境保持一致。注意自选两种景物。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和运用修辞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什么国企在舆论那里时常得不到正面评价,甚至如果一旦其影响力稍有强化,就被指为“国进民退”呢?
B.丰田章男的道歉尽管很有诚意,然而,这或许并不能迅速恢复中国消费者对丰田公司的信任。
C.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不仅体现在居民与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的拉大上,也体现在国民财富这个大蛋糕中,政府与居民所占份额的差距上。
D.自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价格的统计指标于2005年7月创立以来,其权威性和真实性的质疑就从未停止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删去“如果”? B“尽管”放在句首? D在“其权威性”前加“对”)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5分)(两题任选一题)
(1)斩木为兵,??,?,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难》)
(2)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中庸》)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然后君子。”(《论语》)
?,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兵车行》)


参考答案:(1)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地崩山摧壮士死?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2)审问之?明辨之
文质彬彬?边庭流血成海水?千村万落生荆杞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名句范围一般是初高中必修、选修,以及部分课外名句(四书五经、历代经典诗文名句)。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本题中,要注意以下这些字的书写,如(1):“竿”、“ 摧”、“ 逆”、“ 鹤”;(2):“辨”、“彬”、“ 荆杞”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在中西礼仪的融合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①                       。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其二是②                          ,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③                           


参考答案:①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的传统礼仪。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③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本题解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观原文,了解大概内容,然后默读所给各句子,找出句与句之间的关系。通读可以发现这段文字里有对比,已经给出现象,缺少结论性的句子,稍做总结就可以。这段文字开头说“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陷入两个误区”,给出的主要针对“误区”的现象,“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是对中国传统礼仪的忽略;“多少度”“几秒钟”说明只注重表面。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