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A.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 B.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 C.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 D.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 |
参考答案:
小题:B
小题:D
小题:C
小题:D
小题:B
小题:C
本题解析:
小题:语气助词,无义。A、C、D,均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
小题:此指妻子儿女。
小题:A.以……为耻;B.赞赏;C.①邀请,②请允许我;D.征召。
小题:省“之”代范冉。
小题:A.这里不是叙说阔别之情的地方;C.将要引起羡慕富贵的讥议啊;D.因为母亲病故,而没有去赴任。
小题:“鄙视”不当。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范冉喜欢违背世俗常情,与众不同,做违背常理的事情。
与河内人干王奂关系密切。王奂后来担任考城令,考城和外黄接壤,王奂多次写信邀请范冉,范冉没去,等到王奂升为汉阳太守,将要启程,范冉才与弟弟步行,携带了麦子做的酒,在路边设坛等候王奂。范冉看见王奂的车子和仆从络绎不绝,于是不去招呼王奂,只同弟弟在路边相互辩论。王奂听出范冉的声音,立刻下车与他对面作揖。王奂说:“赶路匆忙,不是畅人叙别情的地方,可一起到前面的亭子住下,叙叙别离之情。” 范冉说:“您以前在考城时,我很想跟着您,但由于我身份低贱,就自己同富贵的朋友中断了往来。现在您要到千里以久的远方,相见无期,所以就轻装赶来等候您,来跟您道别。如果我跟着您走,就会被人讥笑为羡慕权贵了。”随即站起身告辞,挥衣而去。
桓帝时,任命范冉担任莱芜长,因母亲去世,没去上任。后来他被太尉府召用,因为性情急躁不能从俗,所以他在上朝时经常佩戴韦皮提醒自己。有人提议想让他担任侍御史,他因此跑到梁国、沛国一带隐居起来以逃避。范冉用小车推着妻子孩子,靠捡拾维持生活,有时他住在客店,有时靠在树荫下面过液。这样过了十多年,才搭了一个草屋子住下。他住的地方很简陋,有时粮食吃光了,生活窘困,但他若无其事,言谈和表情依旧。乡人歌唱他说:“锅里生尘的是范史云,锅里长鱼的又是范莱芜。”后为三公府同时召用,于是他接受了司空府的任命。这时西羌反叛,黄巾作乱,天子下令各府的佐吏不得随便离开。范冉自己首先主动交待罪行要求辞去官职,天子下诏书特地赦免他不予治罪。
中平二年,在家中逝世。他留下遗言吩咐儿子说:“我生在社会混乱的年代,遇到奢侈无度的风气,活着不能对当世有所匡正补救,死后怎么忍心和世人一样1我一断气就赶紧收敛,收敛时穿我平时的衣服,衣服够遮住身体,棺柩够容纳身子就行,收敛完立刻挖墓穴,挖好墓穴立刻埋葬。墓前的祭奠,干饭凉水,吃的东西,不要放入墓中。坟堆的高低,能够遮掩就可以了。不要给乡人和宗族亲戚增加负担。”这时,三公府累计范冉的事迹讨论他的谥号,大家都说应当谥为贞节先生。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篇唐代小说,完成后面的题目(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棋 鬼
蒲松龄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
(《聊斋志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会:相约
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已:停止
C.父愤悒赍恨而死赍:怀着
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系:捆绑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公礼之,乃坐
B.及其死也,见弈又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
C.酌之以酒,亦不饮
D.自晨至于日昃
故未敢以缧绁系之?于今七年矣
小题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③父愤悒赍恨而死?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⑥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小题5:翻译(6分)
①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
译文:?
②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①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
②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
本题解析:
小题1:会,适逢
小题1:A前者代词,他;后者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均为人称代词,他。C均为介词,用,拿。D均为介词,到
小题1:③害死父亲,④缩减寿数,⑥永不超生
小题1: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夫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棋“跪地求饶”
小题1:①“以”、“不德”、“促”各1分②“意”、“愆”各1分
参考译文: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奕。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也很谦逊。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象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
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竞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梁公又很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使。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
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旧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天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泰山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
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间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其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云:“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耶!”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
(节选自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与游皆当世名人游:游玩,游览。
B.例出为刺史例:按惯例
C.自肆于山水间肆:放任,纵情。
D.当诣播州诣:到,往
小题2: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皆以子厚为师
B.以地事秦
C.故为之文以志
D.其俗以男女质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从小才学出众,后来名声大振,时人都敬慕想与他交往,那些权贵公卿争着要他做自己的弟子,众口一词地推荐赞扬他。
B.柳宗元年轻时就科举得志,从政初期仕途顺利,可谓平步青云,在唐顺宗时期担任了监察御史和礼部员外郎,但此后便屡遭贬谪。
C.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表现出相当高的为政才能,他关心百姓疾苦,移风易俗,推行教化和政令,在文化传播方面也堪称表率。
D.柳宗元传承了先父的孝道,能够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深处逆境的他,因为考虑到刘禹锡有老母,不惜交换各自外放之地。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3分)
(2)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3分)
(3)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小题4:
(1)(3分)这之后才知道我先前不曾真正的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此才开始。(“然后”、“向”、“于是”各1分)
(2)(3分)观察使下达这个办法到其他的州,等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份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有将近一千人。(“下”、“比”、“且”各1分)
(3)(4分)(他)向朝廷请求,准备上疏,情愿用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再次获罪,死也没有遗憾。(“请于朝”句式、“虽”、“恨”各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此类题目一定要在答题时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游:交往。
小题2:C表目的,来,连词;其他三项均为“用、拿、把”,介词。
小题3:柳宗元是在唐顺宗前担任的监察御史。
小题4: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参考译文:
柳子厚,名宗元。七世祖柳庆,拓跋北魏时官至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柳奭,在唐朝曾出任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一同得罪了武后,死于高宗朝。父柳镇,为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任命,请求到江南去做县令。后来又因为不能迎合权贵,失去了殿中侍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个权贵死了,才重新被用为侍御史。为人以刚直著称,所交往的朋友都是当时很有名望的人。?
子厚小时候就精锐敏捷,没有不通达事理。当他父亲还在世时,他虽然年纪轻,已经独立成人,能力考中进士,显露出超凡的气象,众人都说柳家有了个好儿子。以后又因博学宏词科考试合格,授集贤殿正字。他才能出众,端方坚毅,每有议论往往引据古今事典为证,贯通经史百家学说,识见高远,意气风发,经常使在座的人为之折服。他的名声大振,一时间人人都向往和他交游。那些公卿显要们,也争着要把他收到自己的门下,异口同声地赞誉举荐他。
贞元十九年,他由蓝田县尉晋升为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后,出任礼部员外郎。这时遇上当权的人获罪,同被遣出京城做州刺史。还未到任,又一道被贬为州司马。居官清闲,愈加刻苦自励,专心读书记诵,写作诗文,如江河泛滥,湖海蓄积,其造诣可谓精深博大无有止境,但只能恣意纵情于山水之间罢了,他的文章《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有这样话:“这之后才知道我先前不曾真正的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此才开始。”
元和年间,曾将他和一道被贬的人召回京城,又再次一道出京为刺史,这次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初,他感慨地说:“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制定了劝谕和禁止的政令,赢得了柳州民众的顺从和信赖。此地人借钱时习惯用子女作为人质相抵押,如不能按约期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钱相等时,子女就要沦为债主的奴婢。子厚为借钱的人想尽办法,让他们全都能把子女赎回去。其中特别贫穷实在无力赎取的,就让债主记下人质当佣工所应得到的酬劳,等到酬劳和所借钱数相当时,便要债主归还人质。观察使下达这个办法到其他的州,等到一年,免除了奴婢身份而回归自己家里的就有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江以南考进士的人,都以子厚为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指点而撰写文词的人,从他们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很好的章法技巧。?
当子厚被召回京城而又复出为刺史的时候,中山人刘梦得禹锡也在遣放之列,应当前往播州。子厚流着眼泪说道:“播州不适宜人居住,而梦得有母亲健在,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以致于无法向母亲说明一切,况且也决没有让母子同赴贬所的道理。”(他)向朝廷请求,准备上疏,情愿用柳州更换播州,即使再次获罪,死也没有遗憾。此时正好又有人将梦得的事报告了朝廷,梦得于是改为连州刺史。呜呼!人在困窘时才最能表现出他的气节和道义。
子厚过去年轻,勇于助人,不知道保重和顾惜自己,以为功名事业可以立见成就,结果反受其牵连而遭贬黜。被贬以后,又缺少有权有势的知己援引推荐,所以最终死于荒远穷困的边地,才能不得施展,抱负也未能实现。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少孤,鞠于外家,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书。袖所著文谒戚纶,纶器重之。举进士,为濠州定远尉,再调海盐令。县东南旧有港,导海水至邑下,岁久湮塞。宗道发乡丁疏治之,人号“鲁公浦”。
天禧元年,始诏两省置谏官六员,考所言为殿最,首擢宗道与刘烨为右正言。谏章由阁门始得进而不赐对①,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宗道风闻。多所论列,帝意颇厌其数。后因对,自讼曰:“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帝抚谕良久,他日书殿壁曰“鲁直”,盖思念之也。
章献太后②临朝,问宗道曰:“唐武后何如主?”对曰:“唐之罪人也,几危社稷。”后默然。时有请立刘氏七庙③者,太后问辅臣,众不敢对。宗道不可,曰:“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帝、太后将同幸慈孝寺,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宗道曰:“夫死从子,妇人之道也。”太后遽命攀后乘舆。时执政多任子于馆阁读书。宗道曰:“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邪?”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再迁尚书礼部侍郎、祥源观使。疾剧,帝临问,赐白金三千两。既卒,皇太后临奠之,赠兵部尚书。
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尝以语太后。太后临期,遂大用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释:①不赐对:不能跟皇帝当面谈意见。②章献太后:姓刘,是宋真宗的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即位时年幼,章献太后遂垂帘听政。后归政仁宗,卒谥“章献明肃”。③七庙:历代帝王为进行宗族统治,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七庙只有天子才能设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孤,鞠于外家/孤:幼年丧父
B.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易:轻视,看不起
C.欲以大安辇先帝行/先:已故的,多用于尊长
D.宗道屡于帝前折之/折:指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遂为故事/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B.后因对,自讼曰/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C.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D.宗道曰:“第以实言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够表现鲁宗道为人刚正的一组是(?)
①诸舅皆武人,颇易宗道,宗道益自奋厉读书
②宗道请面论事而上奏通进司
③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④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何
⑤枢密使曹利用恃权骄横,宗道屡于帝前折之
⑥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A.②④⑥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①③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鲁宗道任海盐县令时,县东南原来有小河道,能够引海水到城下。但是年久堵塞,宗道派遣乡丁疏通治理好了这条河道。人们从此称这条河道为“鲁公浦”。
B.宗道在朝廷上多次进谏从传闻得知的事情,皇上心里很是讨厌他说得太多。鲁宗道为自己辩解不成无奈辞职,皇上在大殿上写上“鲁直”二字,来表示对宗道的思念。
C.宗道曾指责章献太后不应该在七庙中设立自己的牌位,又当众阻拦太后的车队。要求太后不能无视先皇礼制弃车乘辇。对于这些指责,章?献太后都能虚心接受并一一改正。
D.鲁宗道为人忠实,有一次陪故人去酒店饮酒,刚好遇到皇上紧急传唤他,他如实告诉了皇上,皇上果然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重用了他。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用臣,岂欲徒事纳谏之虚名邪?臣窃耻尸禄,请得罢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贵戚用事者皆惮之,目为“鱼头参政”,因其姓,且言骨鲠如鱼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宗道为人刚正,疾恶少容,遇事敢言,不为小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B
3.B
4.A
5.(1)皇上任用我,难道只是想让我拥有纳谏的虚名吗?我为自己不做事反而白拿俸禄感到羞耻,请求罢免我的官职让我离去吧。
(2)从贵戚到当权者都怕他,把他看成“鱼头参政”,因他姓鲁,又说他的秉性像鱼头那样硬。
(3)宗道为人刚毅正直,痛恨邪恶,不能容忍,遇到事情敢于说话,不注意细枝未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