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九)
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其孰能讥之乎 B.不及归而没于金陵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以公所命名 余船以次俱进 D.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
2、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千金市骨
古之君人①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②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选自《战国策·燕策一》)
注释:①君人:君主。②涓人:宦官。 ③安事:何用
1.下列选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花费)
B.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尚且)
C.涓人对曰(回答)
D.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市场)
2.与下列例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A.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越国以鄙远
3.将文言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邻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贾谊不至公卿论
欧阳修
论曰:汉兴,本恭俭、革弊末、移风俗之厚者,以孝文为称首,议礼乐、兴制度、切当世之务者,惟贾生为关谈。天子方欣然说之,倚以为用,而卒遭周勃、东阳之毁,以谓儒学之生纷乱诸事,由是斥去,竟以忧死。班史赞之以“谊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
予窃惑之,尝试论之曰:孝文之兴,汉三世矣。孤秦之弊未救,诸吕①之危继作,南北兴两军之诛,京师新喋血之变。而文帝由代邸嗣汉位,天下初定,人心未集,方且破觚斫雕②,衣绨履革,务率敦朴,推行恭俭。故改作③之议谦于未遑,制度之风阙然不讲者,二十余年矣。而谊因痛苦以悯世,太息而著论。况是时方隅未宁,表里未辑。匈奴桀黠,朝那、上郡萧然苦兵:侯王僭拟。淮南、济北继以见戮。谊指陈当世之宜,规画亿载之策,愿试属国以系单于之颈,请分诸子以弱侯王之势。上徒善其言,而不克用。
又若鉴泰俗之薄恶,指汉风之奢侈,叹屋壁之被帝服,愤优倡之为后饰。请设庠序,述宗周之长久:深戒刑罚,明孤秦之速亡。譬人主之如堂,所以优臣子之礼:置天下于大器,所以见安危之几。诸所以日不可胜,而文帝卒能拱默化理,推行恭俭,缓除刑罚,善养臣下者,谊之所言,略施行矣。故天下以谓可任公卿,而刘向亦称远过伊、管。然卒以不用者,得非孝文之初立日浅,而宿将老臣方握其事,或艾旗斩级矢石之勇,或鼓刀贩缯贾竖之人,朴而少文,昧于大体,相与非斥,至于谪去。则谊之不遇,可胜叹哉!
且以谊之所陈,孝文略施其术,犹能比德于成、康。况用于朝廷之间,坐于廊庙之上,则举大汉之风,登三皇之首,犹决壅捭坠耳。奈何俯抑佐王之略,远致诸侯之间!故谊过长沙,作赋以吊汨罗,而太史公传于屈原之后,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而班固不讥文帝之远贤,痛贾生之不用,但谓其天年早终,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夭,岂曰天年乎?则固之善志,逮与《春秋》褒贬万一矣。谨论。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精品》)
【注】①诸吕:吕后家族。?②破觚斫雕:觚,读音gfl,一种酒器。砸坏酒具,劈掉雕绘之器,杜绝奢侈。?③改作:指改正朔,易服色。改正朔,指颁订新的历法;易服色,指改变车马和祭牲的颜色、法令、礼俗。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徒善其言,而不克用能够
B.叹屋壁之被帝服遭遇
C.明其若屈原之忠而遭弃逐也阐明
D.且谊以失志忧伤而横天况且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属于贾谊“不至公卿”原因的一组是(?)
①遭周勃、东阳之毁?②京师新喋血之变
③天下初定,人心未集?④谊之所言,略施行矣
⑤孝文之初立日浅?⑥朴而少文,昧于大体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议论的人认为,在汉代兴盛时期,孝文帝革除弊端、移风易俗贡献最多:贾谊主张礼乐、建立制度,贴近当世时务,成为美谈。
B.孝文帝继位时,汉朝面临内忧外患,孝文帝无暇他顾,所以贾谊改正朔、易服色的建议长达二十几年的时间未得到采纳。
C.贾谊忠于汉室,反对奢靡,重视文化教育,建议“深戒刑罚”,其品行和能力得到了后世司马迁、刘向等人的认同。
D.作者认为如能重用贾谊,那么孝文帝张扬汉朝风度,登上三皇之首便轻而易举。文章以假设论证的形式,突出了贾谊杰出的政治才能。
小题4: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以谓儒学之生纷乱诸事,由是斥去,竟以忧死。(3分)
②匈奴桀黠,朝那、上郡萧然苦兵;侯王僭拟,淮南、济北继以见戮。(4分)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孔子世家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姐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腾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腾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
B.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
C.三日不听政
D.则吾犹可以止
2.下面对文章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子做了大司寇以后,有喜色。门人批评了他,孔子没有接受批评,因为他认为自己高贵了,下人也会高贵。
B.孔子把鲁国治理得很好,齐国人很害怕,想送土地给鲁国,黎钮提出不同意见,齐国国君采取了他的建议,先送女乐和纹马给鲁国。
C.齐国人用女乐迷惑鲁国国君,鲁君三日不理政务,祭祀时又不守礼制,孔子就离开了鲁国。
D.师己送走孔子后,把孔子走时的话告诉季桓子,季桓子叹息着说,孔子是怪罪我收下了齐国的女乐。
5、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1—3题。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选自杜牧《答庄充书》,有删节)
2.从画线部分找出三个词,说明杜牧认为好文章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所举的汉代作家中,哪一位是《说苑》《新序》的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