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A.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其如是,孰能御之 B.是皆秦之罪也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C.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D.妻侧目而视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1)现在先生一本正经不以千里为远(前来)在朝堂上指教我,(我)愿在来日(再听教诲)。”
(2)哪有游说人主不能使(他)拿出金玉锦绣,(进而自己)取得卿相尊位的呢?
(3)崤山以东各国,像顺从风倒下一样(迅速)服从,使赵国地位很受尊重。
本题解析:
小题1:选择
小题1:为:均作介词,被A.者:代词,他的;后者语气副词,如果。B。前者“的”,后者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D.而:均作连词,前者表修饰;后者表因果
小题1:苏泰日:“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小题1:(1)俨然、远、庭教、以异日各一分(2)安有…乎、说、出、尊各一分(3)山东、从风、服、大重各一分
苏秦起先用想要推行连横的战略,游说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耕地肥沃,百姓殷实,战车逾万辆,武士上百万;千里沃野、资源非常充足;地势形胜而便利。这就是所说的的天府,天下显赫的大国啊!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作用,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来统一全国。希望大王稍许留意,我请求进言说明为秦王效力的策略。”
秦惠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可以烦劳大臣。现在先生一本正经不以千里为远前来在朝堂上指教我,我愿在来日再听教诲!”
游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但苏秦的主张未被采纳,他的黑貂皮衣穿破了,一百斤黄金用完了,钱财缺乏、断绝,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他背书挑袋,身形枯萎,面容黑瘦,脸上有愧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子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当晚翻找书,在几十只旧书箱里,找到了姜太公讲用兵谋略的《太公阴符》,伏案诵读,拣选、习练、拿来研究、推求。读书想要睡时,拿起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上,说:“哪有游说人主不能让他们拿出金玉锦绣,而让自己取得卿相尊位的呢?”过了一年,研习完成,说:“现在真的能够凭借它(用兵之法)去游说当代的君王了!”
这种情况下,苏秦就登临赵国的燕乌集宫殿,在华丽的殿堂中拜见游说赵王,两人击掌侃侃而谈。赵王十分高兴,封他为武安君,授予相印,华车百辆,锦缎千匹,白壁百双,黄金万两,(所有赏赐)跟随在后面,缔结合纵离散连横,来抑制强大的秦国。所以苏秦在赵国做相,秦函谷关就交通断绝。
在这个时候,天下广大,人民众多,王侯威望、谋臣权力,都要取决于苏秦的策略。在苏秦显赫尊荣时,黄金万黄金万镒被他花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在道路上炫耀;崤山以东各国,像顺从风倒下一样(迅速)服从,使赵国地位很受尊重。
苏秦将要去游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听到消息,收拾房屋清扫道路;安排乐队设置酒宴,在城郊三十里外迎接,妻子侧着眼睛来看,侧着耳朵来听,嫂子像蛇一样爬行匍匐在地,行四拜大礼跪地谢罪。苏秦说:“嫂子为什么先前傲慢后来谦卑呢?”他的嫂回答说:“因为小叔子(季子,苏秦的字)现在地位尊贵、钱财富裕的缘故。”苏秦说:“唉!人如果贫穷连父母都不把他当儿子,一旦富贵亲戚都感到畏惧。人活在世上,权势地位和荣华富贵,怎么能忽视不顾啊?”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对各组句子的比较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问征夫以前路 ②将有事于西畴——“以”、“于”都是介宾,与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后置。
B.①悟已往之不谏 ②恨晨光之熹微——两个“之”字都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云无心以出岫 ②登东皋以舒啸——两个“以”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D.①既窈窕以寻壑 ②亦崎岖而经丘——“窈窕”“崎岖”都是形容词用如名词,分别指“幽深的河岸”“崎岖的山路”;前面省略了“循”“沿”等动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桥玄字公祖,汉末梁国睢阳人也。少为县功曹。时豫州刺史周景行部到梁国,玄谒景,因伏地言陈相羊昌罪恶,乞为部陈从事,穷案其奸。景壮玄意,署而遣之。玄到,悉收昌宾客,具考臧罪。昌素为大将军梁冀所厚,冀为驰檄救之。景承旨召玄,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昌坐槛车征,玄由是著名。
时梁不疑为河南尹,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官还乡里。后四迁为齐相,坐事为城旦。刑竟,征,再迁上谷太守,又为汉阳太守。时上邽令皇甫祯有臧罪,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一境皆震。郡人上邽姜岐,守道隐居,名闻西州。玄召以为吏,称疾不就。玄怒,敕督邮尹益逼致之,曰:“岐若不至,趣嫁其母。”益固争不能得,遽晓譬岐。岐坚卧不起。郡内士大夫亦竞往谏,玄乃止。时颇以为讥。
桓帝末,鲜卑、南匈奴及高句骊嗣子伯固并畔,为寇抄①,四府举玄为度辽将军。玄至镇,休兵养士,然后督诸将守讨击胡虏及伯固等,皆破散退走。在职三年,边境安静。
玄少子十岁,独游门次,卒有三人持杖劫执之,入舍登楼,就玄求货,玄不与。有顷,司隶校尉阳球率河南尹、洛阳令围守玄家。球等恐并杀其子,未欲迫之。玄瞋目呼曰:“奸人无状,玄岂以一子之命而纵国贼乎!”促令兵进。于是攻之,玄子亦死。玄乃诣阙谢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质,皆并杀之,不得赎以财宝,开张奸路。”诏书下其章。初自安帝以后,法禁稍散。京师劫质,不避豪贵,自是遂绝。
玄以光和六年卒,时年七十五。玄性刚急无大体,然谦俭下士,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
初,曹操微时,人莫知者。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谓曰:“今天下将乱,安生民者其在君乎!”操常感其知己。及
后经过玄墓,辄凄怆致祭。自为其文曰:“操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质,见纳君子。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徂没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怨。’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哉?怀旧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贵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享之!”
注:寇抄:亦作“寇钞”,指“劫掠”。
节选自《后汉书卷五十一》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壮玄意壮:认为……豪迈
B.称疾不就就:前往任职
C.就玄求货货:财物
D.谦俭下士下:轻视
小题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桥玄“刚急无大体”的一组是(?)(3分)
①玄还檄不发,案之益急?②玄收考髡笞,死于冀市?
③岐若不至,趣嫁其母?④在职三年,边境安静?
⑤子弟亲宗无在大官者?⑥尝往候玄,玄见而异焉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桥玄做县功曹时,曾以豫州刺史周景的部陈从事的身份,彻查羊昌的罪行。虽然大将军梁冀试图救下羊昌,但羊昌最后还是被用囚车押解进京。
B.桥玄想让隐居不仕的姜岐出来做官,姜岐托病躺在床上不起来。桥玄大怒,命令督邮尹益和郡内的官员、读书人都去劝说姜岐,若劝说不成,将逼迫姜母改嫁。
C.桥玄幼子被人劫持,官兵
攻击劫匪的同时其幼子也被劫匪杀死。桥玄请求皇上借此发布命令,凡劫持人质的,一律格杀。从此京城里,就再没有这种事发生。
D.桥玄能谦恭地对待贤士,有知人察人之明。曹操地位还很低的时候,桥玄就认为他与众不同,认定他是能够安定天下的人。后来曹操常常感叹桥玄是他的知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玄以公事当诣府受对,耻为所辱,弃
官还乡里。(5分)
译文:?
?
(2)及卒,家无居业,丧无所殡,当时称之。(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1)桥玄因为公事去梁府拜见梁不疑接受问话,觉得被梁不疑所侮辱很耻辱,于是辞官回到乡里。
(“诣”译为“到,去,往”1分,“耻”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羞耻”1分,“为所”被动句1分,句意2分,共5分。)
(2)去世的时候,桥玄家里没有产业,丧事不用殡礼,当时的人都称赞他。
(“卒”译为“去世”1分,“居业”译为“固定产业,家产,家业”1分,“称”译为“称赞,称赏”1分,句意2分,共5分。)
本题解析:
小题1:下:居于某人之下,意译为“尊敬、善待”。
小题1:④是说桥玄军事才能。⑤是
说桥比较清廉、不谋私利。⑥是说桥玄
有识人之才。)
小题1:桥玄大怒,直接命令督邮尹益以“姜岐如果不来,马上就让他的母亲改嫁”来逼迫姜岐出来。而且,郡中士大夫劝说的不是姜岐,而是桥玄。
小题1:
参考译文:桥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桥玄年青时为县功曹(官职名,小官吏)。当时的豫州刺史周景带领部队巡察到梁国郡,桥玄拜见周景,伏在地上列数陈相(官职名,陈王的相国)羊昌的罪恶,请求周景任命自己为部陈从事(官职
名),彻查羊昌的罪行。周景认为他意气豪迈,同意并派他去了。桥玄上任以后,全部收捕羊昌的食客,详细地核查他的罪行。羊昌一直被大将军梁冀优待。梁冀为了羊昌派快马传文书救他。周景按照梁冀的意思召回桥玄,桥玄只交还文书而自己不出发(回去汇报),核查羊昌的罪名更加急切。羊昌最后被囚车押解进京,桥玄从此出名。
当时梁不疑为河南尹(官职名),桥玄因为公事去梁府拜见梁不疑接受问话,耻于被梁不疑所侮辱,于是辞官回到乡里。后来经过四次升迁做到齐相(官职名,齐王的相国),因为过失为城旦(一种处罚),服刑完毕,朝廷征聘,再升迁到上谷太守,又改任为汉阳太守。当时上邽县令皇甫祯犯了贪污罪,桥玄抓捕拷问他并施以拔光头发鞭笞的刑罚,皇甫祯死在冀地的集市。整个辖区的人都感到震惊。汉阳郡上邽县人姜岐,恪守信仰隐居不仕,在西州一带很出名。桥玄召他出来做个官吏,姜岐托病不答应。桥玄大怒,命令督邮(官职名)尹益逼迫他来,并说:“姜岐如果不来,马上就让他的母亲改嫁。”尹益坚持劝止桥玄没有成功,马上转告了姜岐。姜岐坚决躺在床上不起来做事。郡内的官员和读书人也都去劝说桥玄,桥玄才肯罢休。当时的人都拿这件事讥笑他。
汉桓帝末年,鲜卑、南匈奴以及高句丽的继承人伯固等少数民族一同叛乱,在边境一带抢劫掠夺,四府(汉朝政治机构名)举荐乔玄为度辽将军,特赐可以使用黄钺的权力。乔玄到了任上,修养兵士,然后监督各将领讨伐胡虏以及伯固等。敌人都败退逃跑,乔玄在这里任职三年,边境安定无事。
桥玄的小儿子十岁的时候,独自外出游玩,突然有三个人拿着棍棒把他劫持了,进入桥玄府里楼阁上,让桥玄拿钱赎人,桥玄却不答应。不一会,司隶校尉(官职名)阳球率领河南尹、洛阳县令围住了桥府。阳球等人担心劫匪杀掉桥玄的儿子,没有下令追赶劫匪。桥玄大声说:“犯罪的人没有人性,我怎么能因为一个儿子的性命而纵容了国家的罪犯!”催促命令追击。于是攻击劫匪,桥玄的儿子也死了。桥玄于是面见皇帝谢罪,请求皇帝向天下下令:“凡是有劫持人质的,一律格杀,不得拿财宝赎回人质,让罪犯有利可图”。于是诏书发布了这个命令。起初从汉安帝以后,法律渐渐失去效力,京城里面劫持人质的,不管对方是不是富贵官宦人家。从桥玄这次事件后,就没有这种事再发生。
桥玄在光和六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桥玄性格刚直急躁不顾大体,但是谦虚勤俭善待下级,他的子弟族人没有担任很高职位的。去世的时候,家里没有产业,丧事不用殡礼,当时的人都称赞他。
起初,曹操地位很低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他曾经去拜见桥玄,桥玄见到他感到惊异。对他说:“如今天下将要战乱,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曹操常常感叹桥玄是他的知己。后来曹操每次经过桥玄的坟墓,都感到凄怆并祭祀他。并亲自为他撰文说:“原任太尉桥公,品德高尚,仁爱宽容。国家感念您的训诫,读书人缅怀您的教诲。您的在天之灵,我们缅怀不止。我从年轻时候,就去过您的府上,那时以顽劣的品质,接受您的会见。您对我褒奖称赞,就像孔子称赞自己不如颜渊,李生赞叹贾复。士为知己者死,我一直记着这句话。又想起我们的誓约:‘我死之后,你如果经从这里经过,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鸡来祭奠我,车马过去三步以后,你得肚子疼不要怨我。’虽然是当时开玩笑的话,如果不是关系密切,怎么会说出来这样的话?怀念旧事,想起来就感觉凄怆。如今我奉命东征,驻
扎在乡里,向北望着土地,心思在您的
陵墓上。所以用薄礼祭奠您,愿您享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识通假。
(1)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句”同? ?)
(2)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同? ?)
(3)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 ?)
(4)将免者以告(“免”同? ?)
(5)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同? ?)
(6)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振”同? ?)
(7)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嚼”同? ?)
参考答案:(1)同“勾”
(2)同“率”,率领
(3)同“娶”?
(4)同“娩”,分娩
(5)同“岂”,难道,表诘问
(6)同“赈”
(7)同“釂”,喝干杯中酒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克己复礼》)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 诲人不倦》)
(1)从以上文字分析礼和仁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孔子认为此时可以与子夏谈《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人如果不仁,怎么对待礼呢?人如果不仁,怎么对待乐呢?礼能后于仁义吗?即以仁义等道德修养为基础,仁是礼的基础,礼是仁的外在形式。(意对即可)
(2)孔子以绘画作比喻,只不过是解释诗句罢了,而子夏由此联想到了礼制,是孔子没涉及的,子夏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语言之外的寓意,有极强的悟性,所以孔子觉得可以跟他谈诗了。(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 |